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_完本感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完本感言 (第2/2页)

展现的最大核心。

    而且写的还很粗糙。

    就比如说,加州州长竞选的事情,在我的大纲上有一场战斗,那是加州州长和老灌木丛的斗争(现实中的他们并不是和平结合的,而是竞争上位的),从而引出小灌木丛的外曾祖父,也就是美林证券,进而在带出苹果的拍卖上市,可现在,党争没法写。

    所以我就只能用干巴巴的叙述写成现在这样了。

    还比如说,小灌木丛出现后还有一场去尼日利亚的生意,会拉上当年的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为第四卷的最后战争加码。

    然后……

    刚写驴象书就没了,后面的内容就更没了。

    虽然从商业的视角来看,这本书还算完整吧?

    前三卷该锤的都锤了。

    但从宏观的角度世界来看,这本书是不完全的。

    因为按照大纲的设计,第三卷会在苹果上市后结束。

    第四卷的内容是半导体之战下的最终胜利。

    在苹果上市之后,视角就会切到科莫多尔、罗克韦尔和霓虹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低价内存疯狂的涌入阿美利加,导致英特尔的存储生意一落千丈。

    英特尔活不下去了,于是主角便出面拯救,掏了一点五个亿,获得英特尔百分之十的股份,让他们有能力继续研发。

    但这种事情毕竟是治标不治本。

    而在同时,飞利浦和索尼也发难了,他们推出了光碟产品。

    接着,主角和他们硬刚。

    这其中,主角会推出光碟版的家用主机,搭载的游戏就是之前写的《超级吃豆人》,同时还能看电影,项目就是《夺宝奇兵》和《星战3》。

    同时,图形用户界面的苹果也推出光驱版本,内容和硬件双管齐下。

    在和飞利浦、索尼对轰的同时,眼瞅着机会来了的史蒂夫·罗斯发动了最后一击,向北美大陆投放大量的垃圾游戏。

    想要以此冲烂主角的光盘项目。

    当此事实出现后,主角便开始真正的反击,和前几天写的一样,直接让东京地检抓人,用暴力解决战斗。

    而这个,在现实中的确是有原型的。

    1982年的时候,三菱和日立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为了打压他们,FBI假扮IBM员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10卷发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林贤治很快上当,表示还想要换取更多资料,FBI马上拿到证据并公之于众,称“霓虹企业窃取米国技术”。这次钓鱼执法极为成功,日立和三菱被美国法律整得元气大伤。

    东京地检抓人的剧情构思其实就是从这方面来的。

    而在拿到史蒂夫·罗斯帮助霓虹公司窃取专利的证据后,主角便直接带人闯入国会山(老兵),要求参众两院立刻彻查史蒂夫·罗斯的叛国行为。

    并要求伶宗根据301贸易条款解决市场准入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是有原型的,八七年,以邓肯·亨特为首的五名国会议员扛着几把大铁锤,站在国会山台阶上,直播砸东芝收音机。之后,米国便对霓虹的半导体核心产业进行了疯狂的打压。

    而如果在主角怒闯国会山的过程中,有读者觉得过于夸张,觉得联邦会进行军事介入,那这个其实还有解决办法,我在本书第一卷第四章里写了,伊芙琳的母亲是因为感染了粘质沙雷氏菌而死亡的。

    看不懂的可以搜索‘旧金山’和‘粘质沙雷氏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米军试验是大纲里掐住联邦的最后一只手。

    没错,按照我最初的构思,本书最大的高潮是大闹国会山,是参与《反海外腐败法》的修改,让长臂管辖成为主角的日常形态。

    可惜……

    想法很美好。

    现实是开头就没写出来。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难掩本书的失败。

    由于前面阉割太多,第四卷是真的难以展开。

    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结尾。

    幸亏没去

    2024年1月17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