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张 各有去路(下) (第2/2页)
营的安全,自己可算是cao碎了心。 “好!” 长公主殿下的心情突然就好了不少,眼神法庭宣布徐子茂的处罚从斩立决改为看表现缓期执行,或者不执行。 门外众人等了很久,才发现徐嘉树领着一只粽子出门。 好大的粽子! 这是......应急食物?(woc,原!) 到了这里,该接的人也就接得差不多了,徐嘉树掏出怀中的留任名单,时间有限,肯定是来不及全部通知郎官任命的。 只选一个人的话,那就是蒋济。 即使徐嘉树一般不怎么玩《三国志》的后期剧本,也对此人有所印象,智力政治双高,也是个堪用的人才,这种人顺手留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如果他对于三国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游戏和小说的话,就应该知道蒋济可不仅仅是【堪用】能形容的。 在曹魏的众多文臣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不仅精于出谋划策,还主持修建了“讨虏渠”作为运送征吴物资的运河要道,可谓是一个军政全才。
但是问题在于,怎么在一团乱麻的局势中找到蒋济。 “徐子茂”,大粽子......我是说刘营凑到耳边,小声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耳朵酥酥麻麻的...... 徐嘉树干脆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此人是子茂的部下?”,甘宁开口问道。 “不是” “是你的相识?”,蔡琰接着问道。 “也不是......” “那找他干嘛?”两人一起问道。 ......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哦,自己一个小小郎官,cao心起别的郎官干嘛? 徐嘉树想了想,把这份名单贴在城门旁边,这么显眼的地方,若是有心人,自然会看到的。 已经不是朝廷号令天下的时候了,有其他想法的大有人在,郭图不就托关系开溜了吗? 还是那句话,尊重他人命运。 不过说起相识,蔡琰突然想起来,孙资还在隔壁的太学呢。 迁都的消息是从南宫一点一点向外传播的,处于外城的太学现在还不一定知道。 她这一提醒,徐嘉树便带人去隔壁把孙资接过来。 不料听到这个消息后,孙资飞也似的回到太学生宿舍,一点自己的物品都没拿,只是尽力通知了同窗们。 与孙资交好的十几名太学生选择跟着他一起逃跑,这些尚未加冠的年轻人都是寒门士子,家里没有父辈荫庇,靠着读书的本事被州郡推荐入学,便抱团取暖。 以孙资为首,大多是足球队的成员,与徐嘉树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师生之缘。 按此时的风俗观念,这些学生才是徐嘉树可以放心培养的自己人,如果不是蔡琰的提醒,差点就要忘记了。 最终,这支队伍从出发时,徐嘉树和甘宁领头的十几个壮汉,变成包含读书人、社团分子、粽子、尚书郎的复杂成分。 不断有公卿的车驾从内城驶出城门,沿着淆函古道向西前行,身后的雒阳已经逐渐冒起浓烟,木头和石块在灼烤下寸寸龟裂,直到明火显现,张开深红的大口,吞噬东都的一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