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发现jianian臣人才,北境将起狼烟?【求月票】 (第4/5页)
,是答应了此事了? 可...可这没道理啊? 皇帝以前,不是最提防孙氏一族的吗,怎么现在,直接松口了,而且看样子,似乎还非常期待? 至于孙克俭,也愣住了,旋即陷入了狂喜。 自己就是求个官而已,现在听陛下那句话,居然还能任意挑? 陛下也太好了吧? 当即,他开始认真思考。 因为想要当官,孙克俭近些年也在研究朝廷各大机构。 御史台,只会说,不干实事!还天天跟皇帝对着干,肯定不能去! 大理寺就也不行,要断案,要懂法,太麻烦了。 吏部权力倒是非常大,考核官员,也很有面子,但他知道,如今吏部的尚书,可是由太傅张正明兼任的,这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在此人手下做事,想想都害怕! 礼部看起来也不错,但可惜,孙克俭知道自己读书不多,且出生燕地,对礼法研究太少。 即便去了,到时候什么都不懂,绝对会被人看不去,所以也不行。 兵部就更不行了,他根本没有类似的经验。 刑部也不行,性质也大理寺差不多。 还有工部,主管国家建设,兵器锻造,战马养殖,说实话,肯定也不行,去了一样被嘲笑。 他想的是。自己从小接触的就是做生意,似乎也就能和户部粘上边了,应该没问题的。 因此,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孙克俭最后道:“那陛下,草民去户部可好?” 魏云弈闻言,当即眼前一亮! 户部?户部好啊! 掌管天下财政,油水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且权力也不小! 果然不愧是做生意出来的,很会选嘛!
随即,他点了点头,就准备开口。 “皇帝。”这时候,孙太后突然走出来,忍不住道:“皇帝,国家官职,不可轻授啊,尤其是六部,乃朝廷主体,孙克俭他志大才疏,挑不起这个担子。” “若皇帝非要给他个官做,倒不如给个闲职,如此也不至于给皇帝添麻烦。” 她没有想到,皇帝的的确确是来真的。 而且还是户部如此重要的机构。 为了防止堂弟惹出祸端,孙太后不得不开口制止。 “太后此言差矣。”魏云弈摇头,笑道:“他此次来既是求官,自然就是为国效力,若只给一个闲职,岂不是埋没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至于志大才疏,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说完,也不给孙太后开口的机会,继续道:“去户部没问题,但你想在户部当个什么官呢?” “这...”孙克俭想了想,当即道:“草民要求不高,陛下恩赐一个侍郎就可以了?” 他的话音刚落,让慈宁宫一众人皆是无语。 户部侍郎,那可是户部的二把手啊。 仅此于尚书! 若论品级,都是从二品了,居然还说要求不高... 连魏云弈,也有些无言,没想到这家伙胃口居然如此之大。 但这,不正好印证了此人有jianian臣的潜质吗? 所以这个要求必须要答应。 再则。 户部确实缺一个侍郎。 当即,他直接道:“好,朕就让你做户部侍郎。” 此时此刻,魏云弈很开心,如此重要的官职,却被自己给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商人,而且还是燕地孙家之人,想来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肯定又会引起朝臣们的反对。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至于孙克俭,听到求官成功之后,当即开口:“微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同时还不忘直接跪下来,那种表情,绝对是充满了谄媚! 魏云弈对此并无意外,只是觉得这人太上道了。 刚封了官,下一刻就改口自称微臣了。 很好,是个人才! 随后看着对方继续道:“不过现在的户部尚书不在京师,任职之后具体做什么,你还是等他安排,但正好这几日就要回来了,不会让你等太久了,不过在此之前,朕会先给你写份手谕,让你先去户部。” 前两天魏云弈就收到了宋公文的折子,说摊丁入亩非常顺利,不日将回来复命。 而变法,为了引起天下士族反抗,他是一定要继续下去的。 当然之后不能让老丈人亲自去,所以最好留在京师。 尤其魏云弈还想到。 若在老丈人身边,再安排一个孙克俭这样的人,势必能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如此,也算间接给摊丁入亩设置了障碍吧。 到时候,加上士族们的反对,他不相信,这种局势下,老丈人还能成功。 因此,这个决定,不仅一举多得,也绝对是最正确的! “是陛下,微臣遵旨!” 对面。 孙克俭对于这个安排,自然没什么意见,当即躬身道,脸上亦满是笑意。 只不过,孙太后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彻底说不出话来。 真是一个敢要,一个敢给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