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提拔王守元,危机,草原大军南下!【求月票】 (第3/5页)
/br> 现在居然又开始反对了? 听到这里。 魏云弈有些疑惑了。 完全不明白这位太傅大人,一天到晚究竟在想什么? 本来,他将对方视为昏君路上的苦海明灯,目的就是败坏气运。 可经过上次后,魏云弈感觉了有些不大对劲,为什么此人明明反对摊丁入亩,却什么都没做呢?只是推举了一个王守元。 否则,有这位太傅出手,老丈人就算手段再强,也不可能在试点变法成功啊? 尤其是他还意识到了一点,就是自己每做一次决定。 对方不知为何,就是反对... 怕不是演朕吧? 可对方,在原著中,明明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啊。 魏云弈有些想不明白,当即看向赵灵瑛,道:“爱妃,你的意见呢?” “啊?臣妾我...”赵灵瑛闻言,当即心中一惊,有些慌乱。 她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批阅奏折。 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倒是会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意见,毕竟这样做,也影响不到什么。 可现在,陛下问的,可是对于朝廷官员的调动啊,事关前朝,若在这种时候说话,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后宫干政。 即便赵灵瑛身为武将之女,胆识肯定是有的,可现在... “朕让你说,你就说!” 魏云弈自然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当即沉声道。 没办法,他如今很疑惑,加上败坏气运的计划一直不是很顺利。 觉得在这种时候,有必要听听别人的意见。 赵灵瑛闻言,犹豫了一下,当即还是开口道:“臣妾以为,王守元此人,虽然能力不错,但本身确实士族派系,两江巡查使,虽然算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极为重要,也正因此,才常年空缺,不可亲授。” “再则,宋公文为陛下推行摊丁入亩,如今试点已经成功,势必是要面向全国的。” “而江南,更是重中之重,因为龙阳府之事,可以得出这两人势同水火。” “如果让王守元做了两江巡查使,怕是会暗中阻扰变法之事。” 说到这里,她继续道:“还有一点,士族如今的势力过于强大,与朝中许多大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注意。” “所以,臣妾的意见是,对于举荐王守元的那些奏折,完全不能理会。” 赵灵瑛的意思,可以说非常简单。 如今变法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但也仅仅是开始,接下来面向全国施行,才是重头。 如此,所遇上的阻碍和麻烦,完全不是在龙阳府能够比的。 若在这时候,让王守元任两江巡查使,肯定会使绊子,是的变法推行愈发艰难。 尤其是江南士族们,派系众多,缺的就是一个领头人,如果王守元趁着这个机会,将那些人全部聚集起来,会出大问题的。 所以在这时候,赵灵瑛阐明意见,将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部都说了出来。 只是当魏云弈听到这些话后,眼神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是啊,王守元是坚定的士族派系。 而且自己也决定。 为了激起士族的反抗心里。 会把摊丁入亩,继续交给老丈人推行。 虽然他心里觉得,以对方的能力,肯定对付不了全天下的士族。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但如果,将老丈人的死对头,推到两江巡查使这个重要的位置上来,让两人继续打擂台呢? 魏云弈越想,就越是心动。因为他还认为,王守元之所以没阻止宋公文,其一,是因为龙阳士族不争气,被李芳供出的名单给吓到了,其二,就是因为王守元,本身官位太小。 试想一下,区区一个知府,怎么可当朝国丈,内阁大学士斗啊? 二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啊! 而两江巡查使,看起来只是高了一级。 但手中权力,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还能联合整个江南的士族。 在如此条件下,做起事情来,肯定会轻松许多。 且魏云弈还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王守元此人,一定对老丈人心怀怨恨。 要问自己是怎么知道的?从前段时间加起来的上百道奏折上,不就能看出来吗? 至于太傅,为什么在这时候,要劝谏自己,不要提拔王守元。 这个就更容易理解了。 如瑛贵妃所言。 江南士族看似实力庞大,但内部也有派系,比如龙阳府,就是一派。 也正因此,朝廷对此虽然头疼,但也没有到那种非要处理的时候。 但如果,若有人在这时候趁着机会,将所有士族联合。 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即便威胁不到国家根基,但绝对会左右朝廷局势。 而这,肯定不是张正明想看到的,但如果王守元只是一个知府,完全不用担心。 果然,太傅为了这个国家,简直是cao碎了心啊! 但实际情况就是。 魏云弈要的就是这般效果啊。 他害怕的,就是士族太过于软弱,被自己吓一吓,就选择妥协了,让变法得以完全推行下去。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必须想办法逼迫士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