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酝酿大运河计划,宋鸿志的灭国之战【求月票】 (第1/5页)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一章:酝酿大运河计划,宋鸿志的灭国之战【求月票】高阳国虽然只是大魏藩属。 几乎在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是远远落后。 就拿所建的城池来说,即便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但论防御和坚固程度,或许比草原部族要强很多,比比之大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也就是为什么,朝廷对高阳国用兵,虽然有大臣并不赞同,但也没有竭力反对。 甚至于,魏云弈任命宋鸿志,这样一个在京师人尽皆知的纨绔子弟,为辽镇指挥使后。 一些人确实也很不理解,可觉得也并没什么。 毕竟他们都很了解高阳国的实力。 辽镇的将士。 即便不如北境,但对付高阳国,还是不在话下的。 就算没有任何从军的经验,但只要坚守住辽镇,就有办法。 比如当北境的压力缓解之后。 高阳国就算再有想法,也得乖乖选择议和。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宋鸿志会直接动手,还带着八百人,直奔高阳国都。 如此战法,简直就是出人预料。 尤其是攻破厉城这个消息,更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厉城算是高阳国的经济中心,地位显著,还是国都的唯一一道防线,非常重要。 就算现如今,高阳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宣城,内部空虚,但怎么也会数千大军把守吧,可居然被宋鸿志攻破了,连主帅都被直接斩杀。 怎么看都让人不相信。 可这个消息,是辽镇在宣城得到的。 总不可能高阳国太子,会故意散播假消息吧? 还调集大军回援? 由此可见,宋鸿志是真成功了。 可朝廷上下,无论是文官,亦或者是武将,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现在他们的关注点并不是这些,而是宋鸿志才离开厉城后,兵锋似乎直指高平城。 如果说,带着八百人,攻破厉城,的确有些夸张,但一些武将还能够理解,适应一下,也可以接受。 可高平城是什么地方?是高阳国都,防守的大军肯定不会少于一万人。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攻破此城,无异于吃人说梦。 且现在高阳国太子李宰已经反应了过来。 正在调集大军进行回援。 所以想要和攻破厉城那样,攻破高阳城,是很不现实的。 除非,宋鸿志带着的八百人,武道修为全部都在八品左右,才有这个可能。 但如此精兵,或许只有在北境驻军当中才能筹齐。 修行武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此。 朝廷上下,对于宋鸿志能攻破高阳国都,并不抱期望。 可想法归想法,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必须要所有人都认定的。 那就是,这位当朝小国舅,三天奔袭八百人,拿下高阳国仅次于国都的重镇,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少朝廷有些武将,自认为觉得自己前往,肯定是不行的。 如此,许多人对于宋鸿志的印象,也彻底改观了。 而就在满朝上下,都在议论此战的时候。 景德宫中。 魏云弈坐在主位上,双眼之中,透露着茫然之色。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他喃喃自语,直至现在还不敢相信从辽镇传来的消息。 小舅子,居然带着八百人,直接冲入高阳国腹地,还那些了仅次于国都的重镇。 可他手上才八百人啊,就连本身也没有多少从军的经验啊。 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啊? 太夸张了吧? 忽然间。 魏云弈觉得,小舅子不要姓宋,直接改姓霍吧。 要知道,自己当初让对方任辽镇指挥使,目的就是延长大战时间。 可现在倒好,对方直插高阳国心脏,大战局势都开始逆转了。 届时,小舅子若攻破高平城,此战就直接结束了... “陛下。”这时候,赵灵瑛从一旁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过来,面带笑意道:“臣妾之前就说了,小国舅爷带着八百人深入敌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看来,高阳国那边,定会乱了阵脚。” 起初,她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被震惊到了。 因为从未想过,宋鸿志居然有这个胆子。 手上有八百人就敢直接深入敌后。 此举可以说无比冒险。 可跟让赵灵瑛震惊的是,对方居然还攻破了厉城。 如此战绩,已经不是一般语言能够形容的。 一直以来。 她对于宋鸿志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觉得对方只是个愣头青,完全没有能力任辽镇指挥使。 更别说主导朝廷和高阳国之战了。 可自从知道这个消息后。 赵灵瑛就震惊了,觉得这位小国舅不能按常理去看,就像是这一次带着八百人,深入高阳国腹地,换做一般人,肯定是不敢这样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