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火光冲天,终极一战,兵临高平城下【求月票】 (第3/5页)
当然,李宰心中最大的疑惑就是。 大魏的军队,是什么时候道的高阳国境内,还直接跨越了数百里? 不过幸好的是,得知那只大军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加上知晓辽镇的五万大军,并没有减少。 显然在国境之内。 不可能出现第二只大魏奇兵。 可依旧是厉城之战,对他来说,依旧有些吃惊。 “看来,这一战,怕是要麻烦了。”此刻,李宰轻声自语,眉头紧蹙。 之前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被辽镇的驻军吸引了。 却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潜入国境之内。 来上这么一招。 但还好,局势还没到那种难以收场的地步。 既然已经派出了援军,那国都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大半。 不过此刻,李宰现在已经不敢小瞧,那所谓靠着身份爬上辽镇指挥使位置的少年了。 靠着五万大军,吸引了宣城的全部力量,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可以说用的非常好。 但他知道,此事也怪自己。毕竟大魏的强大,确实是深入人心,无论如何都不能马虎。 所以接下来李宰决定,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各方面都要兼顾到。 谁知道还会出什么事情呢? “太子殿下!” 这时候,一位参将走了进来,躬身道:“回禀殿下,刚刚接到消息,援军行进了两百里,而先锋队伍,也在几天之内,赶了三百多里的路程,想来用不了三日,就能够达到厉城,然后向着高平进发。” 先锋对五赶了三百多里路吗? 李宰闻言,微微蹙眉。 觉得速度有些慢。 但可知道,因为事发突然,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好。 尤其是粮草这一块,调集起来更是麻烦,能走三百多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稍稍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那高平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回殿下,没有。”参将摇头道。 李宰叹了口气。 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 高平城距离宣城有一百多里,即便有消息,也不可能这么快传来。 同时也想到,虽然大魏的那支奇兵到了厉城,但想要赶往国都,肯定也需要时间... 现如今自己能做的,就只有等消息。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关注辽镇的动向。 那里怎么说也有大魏的五万驻军,即便比不上北境,但对于高阳国来说,还是需要郑重以待的。 尤其是大魏的弓弩更是可怕,因此他怎么也要在宣城,留下至少十五万大军,保持绝对的优势,如此,才能心安一下。 此刻,李宰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加派人手,关注大魏辽镇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必须要回禀,记住,切不可马虎。” 因为上一次的事件,他已经有些后怕了,所以认为各方面都要兼顾到。 高阳不比大魏,万一再出点别的差错,自己怎么都难以承受。 “是!” 参将点头,旋即道:“不过殿下,因为此次调兵太急,存放粮草的谷仓城有一些混乱,上一次调来的粮草还没有入仓,您看看是不是要加派人手啊?” 谷仓城,可是存放了供以二十万大军可以用三个月的粮草啊。 而这些粮草,都是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 但凡出了一些问题,就很可怕了。 “嗯,要加派人手。” 李宰也清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粮草那是行军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任何损失。 虽然已经派了一万多人,但他觉得还是不够,决定再调集一万人去。 只要粮草可以保证万无一失,那之后不管有多大的变故。 都能够坚持下去。 “还有。”这时候,李宰想了想,再一次交代道:“最近几日天气干燥,一定要注意明火。” “是,殿下。”下方的参将回答,当即就走了出去。 粮草,只要防止没有明火烧起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会不会被大魏发现存放粮草之地。 对此,李宰是并不担心的,因为自己做的足够隐秘。 为此,他甚至不惜将谷仓城内的高阳百姓,都迁往了更远的城池,目的就是不被大魏的眼线打探到消息。 所以,即便这一次突然调军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明白只要不被大魏辽镇驻军发现就可以了。 也正因此,他才会想着,要注意谨防驻军的一举一动。 至于其他地方。 李宰却并不是很在意。 毕竟是在自己国境之内,还有一万人作为防守,出不了什么大事。 难道,大魏还能从内部突然出现,发现谷仓城就是自己存放粮草之地吗? 他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如今在国境之内,只有一支大魏奇兵。 且那支奇兵,现在的目标是高平城,距此怕已经是千里之外了。 而在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李宰总算是放下心来,然后转身看着辽镇的舆图,思考后续的计划。 就这样,时间不断流逝,慢慢就到了后半夜。 外面突然传出了一阵吵闹之声。 且声音似乎越来越大。 这让本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