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福泽千秋,御史台程瑞【求月票】 (第2/3页)
让百姓们增加更多的收入。 所以此时此刻。 赵灵瑛对于这个决定,那是无比赞同的,当即忍不住道:“陛下英明神武,南北大运河一旦贯通,必然可以福泽千秋万代。” 听到此话,魏云弈不由有些惊奇,因为换做一般人来看。 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绝对会拖垮朝廷。 看那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反应就知道了。 可现在看来。 瑛贵妃似乎也有如此眼光... 当然,这些暂时都不重要了。 所以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道:“好了,先拟旨吧。” 赵灵瑛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始下笔。 对于御史台的程瑞,她并不了解,可从这几次上折子参奏孙克俭,就知道此人为人正派,让他去做监察御史,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督造使张应星,也是第一次听说。 可既然是太傅和宋公文联名推荐的,也应该不会有问题。 而在这道旨意拟好之后,魏云弈心里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 至于别的,他也并没有理会。 与瑛贵妃闲聊了一会儿后,就直接离开了。 至于目的,自然就是丹房。 同时交代王瑾发下谕旨,再催促一下关于龙虎山小天师的事情。 现在的他紧迫的需要提升实力,大还丹的炼制又颇为复杂。 尤其在之后武道修为提升的时候。 更需要丹药的辅助了。 虽说魏云弈肯定,只要大运河魏直道两项工程一动,那气运必然会下降,但心里觉得还是需要做两手准备。 ... 京师城东,宋宅。 当张应星听到自己被封为督造使,着手修建大运河以及魏直道后,顿时就震惊了。 他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仿佛完全不相信,忍不住开口道:“公文兄,此时可当真,陛下真的封我为督造使了?” 此前,张应星就想着当官,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还能在叔父面前证明自己。 不过其内心却觉得,若要做到那一步,怕是要经历许多的坎坷。 但他却不在意,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 早已经锻炼了一个坚韧的心。 因此。 张应星自认为,自己能等得起,而且已经做好了准备了。 而今天,宋公文居然直接带来了当今陛下的消息。 要封自己为督造使,位同工部侍郎。 虽然只是暂代。 可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他还是忍不住震惊了,太快了。 “此乃陛下亲口所言,岂能有假?”宋公文眉头一皱,然后道:“你放心,这是在御前会议上决定的,连老师也知道,你就安心去工部走马上任就好。” 话虽如此,可也明白对方的心情。 没有功名、也没有任何名声。 就这样直接做官。 还是位同工部侍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但宋公文想到,此前孙克俭也不是如此,啊? 陛下的决定,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即便没有人理解。 可一定是最为英明的。 “叔父也知道?”闻言,张应星一愣,沉默了一下,然后道:“你推举我的时候,叔父难道没有反对吗?” 在他眼中,那位叔父,一直觉得自己不争气,整日玩物丧志。 所以肯定会说点什么。 而对方,又是当朝太傅,内阁首辅。 任何一句话的分量,都是很重的,若开口了。 当今陛下肯定会考虑的。 “老师,他也支持你。” 宋公文继续道:“应星兄,我之前就跟你说过,老师是关心你的,即便心中觉得你不爱读圣贤书,对你怒其不争,但最后还是选择支持你了。” “毕竟再怎么说,你也是老师唯一的亲人了,当然,这其中,也有让你试一试的意思。” 说到这里,他轻声一笑,继续道:“你不是一直要当官吗,现在陛下都同意了,将此等重任交给你,接下来你可得好好做。” “这个重担,可是陛下亲自定下的国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如若不然,牵连的可是十几个府,数百万百姓啊!” 其实这一次,宋公文推举张应星。 若其中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但对此,宋公文并不是非常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一但大运河的工程出现问题之后,会有多少百姓遭殃。 一直以来,修缮水利,都是每一个朝廷最重视的事情,因为这关乎了千万百姓。 而大运河,是将几十条江河全部连通起来,而这些江河周边,不仅有着几十万顷良田,更是有数百万的百姓。 但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那对于朝廷和大魏而言,那就是大事。 所以他才会在这时候,提醒对方,需要小心为上。 其实。 在宋公文心中也决定。 万一发现自己这位好友,对此并不了解。 届时一定要上奏陛下,撤掉对方这个督造使的职位。 当官可以,但若是要以无数百姓作为代价的话,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的。 张应星自然明白宋公文的意思,所以深吸一口气,认真道:“公文兄,你且放心,既然陛下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那我必然会做好,不会让陛下、让你还有叔父失望的。” “我绝对督造出一个可以福泽天下苍生的运河,为我大魏,尽绵薄之力!” 对于大运河,修建直道这件事情,算不上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