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混元丹,小天师的发明!【求月票】 (第1/3页)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七章:混元丹,小天师的发明!【求月票】说到这里。 赵灵瑛的眼中满是兴奋。 此前,她也一直在处理奏折之事。 知道户部因为两项大工程,银子如同流水般,不断花下去。 要知道,这还是在准备阶段,没有正式开始,就让户部的财政承担了如此压力。 那后续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就连赵灵瑛都不敢想。 毕竟,按照陛下的说法。 两项工程开始之后,还要给征发的药力发工钱。 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啊,再加上朝廷其他的支出,需要花费的银子,那几乎是海量的。 赵灵瑛近日在看折子的时候,都不知道户部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非常担心哪一日,户部就完全入不敷出了。 可就在这时。 江南士族来了,反对朝廷,反对摊丁入亩。 而宋公文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将那些人全部抓入了牢中。 且还查出了这些人,勾结白衣门的证据。 然后按照陛下的意思。 查抄士族家产。 为户部和朝廷,狠狠补了一波血。 可以说,这几百万两银子,解了户部的燃眉之急。 因此,她朝会在这时候表现的如此高兴和欣慰。 尤其是赵灵瑛还非常清楚,那些银子,还只是江南士族家产的一部分而已,后续还会有更多。 须知,这些士族们,都是江南的大世家,江南这等富庶的地方,查抄家产不可能只有几百万两银子而已。 可以说,朝廷在未来大半年的时间,都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想到,在未来不久之后。 当摊丁入亩完全推行完成之后。 那天下的士族,都要想朝廷上交税收,又是一大笔银子啊。 两者相加下,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大好事了。 只是,当旁边的魏云弈听到这些后。 脸上的笑意顿时凝固了。 他双手略微颤抖,对于赵灵瑛的话,并不是很理解。 朕开启的那两项大工程,耗费国力,需要花不知道多少银子,预料中,就算是现在的大魏,也扛不住多久,按理说,国库都应该见底的才对啊。 可现在,老丈人居然上折子,说户部有了新的收入,还是好几百万两银子。 当即,魏云弈咽了咽口水,忍不住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奏折呢,给朕看看!” 旁边。 赵灵瑛也没觉得奇怪,觉得陛下肯定是太开心了。 所以直接转身,从桌子上拿出了一道奏折,开口笑道:“陛下请过目。” 此刻的魏云弈,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将奏折接过,仔仔细细的查看。 上面的内容也非常简单。 户部本来是没银子的。 两项大工程,后续支出都有些难以为继。 毕竟,无论是开运河,亦或者是魏直道,任何一项开展起来,所需的钱财,那都是惊人的。 但在之后,老丈人直接查抄了那些江南士族的家产,说是奉自己的命令,不要这些人的命,而查抄家产,就是给士族们一个大的教训。 至于效果呢,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初步估计就有数百万两银子。 不仅可以继续开展两项工程,还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让自己不要再为国家的财政而担忧。 只要江南士族的前陆续到账。 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魏云弈完全没有想到。 老丈人居然会将给士族一个教训,理解为直接查抄士族的家产。 本来他觉着,不杀,就是将那些士族关上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现在呢,查抄家产,让朝廷无故多了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这让魏云弈心中充满了无奈。 须知。 他可是依靠着运河以及直道两项工程,能够不断消耗大魏财力,致使国力不断下降啊。 这样一来,虽然计划没有失败,但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阻碍了。 老丈人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啊? 上一次在龙阳,给了自己背刺。 然后小舅子又来。 最后,对方有查抄江南士族的家产... 魏云弈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昏君做得实在是太辛苦了。 原以为老丈人能力平庸,谁知道接连两次,都遭遇了背刺。 不仅解决了龙阳府的变法试点,连江南士族上京,都能够有办法摆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