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类肩负族群 (第2/2页)
当上述漏洞发生之后,一个灭绝其余族群的族群领袖进化为王类之后,若是他继续灭绝已经成为自身族群一份子的族群血亲时。 那么他将从族群王类退化为族群领袖。 一切都会在悄无声息之间发生。 对于族群血亲是如何灭绝的,族群自有另一套判断机制。 退行机制的存在,在根源上断绝了那些不适合成为王类的族群领袖进化为王类。 就是比较坑的一点是,也可能导致元这样的族群王类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王类之前,就被吃掉。 但族群的运转需要退化机制的存在。 至于元这样的族群王类。 死了,那便死了。 又不是说他们每一次战斗都会死在如寻血鲸领袖这样的族群领袖口中。 一个可以成为王类的族群领袖,吞食了尚未觉醒的族群王类,有什么问题吗? 即使有问题,也不存在于族群身上,而是在那族群王类身上。 这意味着他虽然能够进化为王类,但是他自身并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王类的身份。没有早早的意识到自身族群王类的身份与力量,便是他的问题。 被吃了,又能够怪谁呢? “原来,忒提斯所说的那个王类,便是我啊。深海王类们对蒂阿兹发起的攻击也是为了保护我。” 元这才意识到,当初深海中的族群王类与蒂阿兹发起攻击的原因是什么。 在接管了族群信息网络的那一刻起,便是知道了一个族群王类对于族群的意义有多么重要。 他们是族群当前的核心部分。 曾经的鱼、树以及蛇都同属于族群王类。
只不过在当初那个时候,族群还没有现在这般繁荣,所以一个王类的诞生可以说是倾尽族群之力了。 而经过一代代族群王类的努力,现在的海洋充斥进化质,族群也空前繁荣。 但就如元所认识的那样,族群虽然繁荣,但是这样的繁荣是缺乏根基的。 根基,便是生产者。 缺少生产者,海洋族群再怎么繁荣,都是相当脆弱的。 有限的资源被无限的族群血亲索取。 而为整个海洋族群生产进化质的,在这之前只有一个树。 树以微薄的力量供养着整个海洋族群。 但是这根本不够。 在蒂阿兹介入之后,族群进化质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 消耗是大于供给的。 当这样的循环持续越久之后,族群王类们终究又要做出如鱼、树或是蛇那样的决定。 或主动分解自身补给整片海洋的进化质,为族群的下一次繁荣提供基础。 或改变自身结构将自己转化成伪生产者,为族群永久不断的生产进化质。 又或者选择倾尽自身族群之力击溃蒂阿兹的深海基地,为族群下一次的繁荣争取时间。 这样的恶性循环不被打破的话,族群永远无法摆脱自身的困境。 那些深海的王类也许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生产者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主动沉入深海不见天日,或许就是为了阻隔蒂阿兹,为那些尚在生长的族群血亲争取机会打破循环。 让生产者扎根海洋。 每一个的族群王类在接管族群信息网络的那一刻,便会知道自己的使命。 元深知这个事情的难度。 并非扎根海洋的难度,而是寻找生产者的难度。 所幸是生产者能够产出种子,只要将种子布置到其余的海岛上去,生产者们便能够扎根生长。 只是元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在海洋中生长的生产者。 或许,生产者在海洋中难以存在吧。 如陆鸟群岛的生产者藤,以及猿岛生产者树木的,他们的诞生几乎是相同的一种方式。 他们都扎根在一种似乎为进化质聚合体的物质上,从而最终成为了生产者。 元不知道那种进化质聚合体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但是从这两个生产者的描述中,这种东西似乎同样是能够被他们这些消费者吃掉的。 所以若是这种进化质聚合体出现在海洋中,百分百会被海洋生物吃光,哪里会留给这些植物成为生产者的机会。 不过陆地上就不同了。 广袤的陆地以植物为主,若是出现进化质聚合体,植物肯定能够率先找到。 所以元猜测,生产者会大量存在于陆地。 通过陆地,将生产者遍布海洋。 虽然元最初前往陆地的想法和这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此刻作为族群王类的元,便是不得不去做这件事了。 没有别的原因。 他是族群王类。 他肩负族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