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洛阳拦马金将军,仗义收留赵子龙 (第1/6页)
不管怎么说,进京赶考还要继续,13人一路南下,这一日,到了黄河渡口,离帝都洛阳已然非常近了,可以说,过了这黄河,30里内就是洛城了。 文清见那黄河之水,滚滚东去,浪花淘尽,自古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尽付笑谈中,有感而发,想起一首不知谁写的词,仰天高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边上魏征、诸葛等人,近两日已然习惯了文清的诗词,和惊人之语,也和张良一样,见怪不怪了,不过还是感受到文清这词中的豪迈、洒脱意味,不禁神往...... “咦?!”这时边上一辆马车里,传出一个老者的讶异之声,文清回头望去,只见一辆黑色的马车,静静停在路边,想是也在等着过河。 这赶车的人,20多岁,一身黑衣劲装,身上肌rou鼓鼓着,黑脸膛,鼻孔大大的,耳朵大大的,嘴巴也大大的,这形象很容易让人记住,不过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文清听里面“咿---”了一声,没再说话,也不好上前打听,就收回眼神,不再关注。 过了黄河,再往前走,就到了洛阳北门外的十里亭了,洛阳城已然隐约在望,看这官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估计赶着进城的人一定不少。 文清等人看到前方有一家茶馆,文清提议:“既然已经到此,倒不急着赶路,也别跟着别人排队堵在城门口了,在此休息一下,喝口水,待人少了,再进城门不迟---” “行啊---”魏征、孔孟尝等众人一齐点头。 进的茶馆,看里面人已不少,三三两两,多是年轻人,估计大部分都是来赶考的学子,众人找到一张靠门的大桌子坐下,要了两壶乌龙茶,边喝边聊。 “哎呀~~~”文清伸了个懒腰,嘿嘿说道:“这帝都洛阳,经过千辛万苦,可算是到了。” “你这哪是千辛万苦,”张良边上笑道:“你这纯粹是游山玩水,人家孔家车队,早都到洛阳了......” “是吗?”文清挠挠头道:“这赤兔马回头得换了,走的太慢......” “哈哈哈---”樊虎、连明等人哄笑…… “不过总算赶在6月15花灯节赶到洛阳,”文清赶紧转移话题:“来早了也没啥用......” “难怪今日这文清公子转了性子,这么急着赶路,”诸葛手摇羽扇,笑道:“原来是想着6月15,去看那帝都第一美啊......” “你们说---”文清厚脸一红,干脆贫到底:“那帝都四美啥的,听到我等这么多帅哥来了洛阳,会不会已然在城门口,排着队迎接咱们了?” “嘘---”孔孟尝笑道:“你这话在这里说说还行,若是到洛阳城里说,估计得被鸡蛋、白菜叶、口水淹死......” “哈哈哈---”单雄信、王伯当等人再次哄笑。 这时就见官道上,人群络绎不绝,那辆黑色马车悠悠驶来,黑衣车夫用鞭子在空中“啪---”打了一个响哨,车也停在茶馆外。 一挑车帘,一位60岁出头,精神矍铄、神态可亲的紫袍老者,走下车来,那黑脸黑衣车夫紧跟其后,进入茶馆,老者看了文清等人一眼,微微点头笑笑,在一个小桌子前坐下,车夫立于身后,老者要了一壶龙井茶,悠然自得,自斟自饮起来。 众人看那老者进来,点头微笑,觉得很是可亲,见老者开始喝茶,没再理他们,就也没太关注这老者,继续嘻嘻哈哈,边喝边拿文清打趣。 “我都说了,那京城四美的其他三位,你就别惦记了---”孔孟尝继续说道:“只有我家小妹是待嫁之身,要不要考虑一下,先见个面?” “这个嘛,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文清赶紧摆手:“况且,这张良、诸葛、张飞,都是老光棍,先解决他们的问题再说吧......” “你这家伙---”少不得又被张飞几个兄弟笑骂一番...... “单雄信、王伯当他们,应该也没成家呢---”文清只好再次把单雄信、王伯当搬出来当挡箭牌。 “我的终身大事,就不用兄弟们cao心了---”单雄信眼中现出柔情。 “咦?他这小子有相好的了?”文清看向魏征、秦琼,难怪当时在瓦岗寨单雄信主动要求去洛阳,他还以为单雄信想去洛阳讨个老婆呢!“他相好的,是不是在洛阳?” “你还是先cao心自己的事吧,别什么事都打听!”魏征见单雄信有些不好意思,呵呵笑着解围。 “一会儿进得城内,就先住到我孔府吧---”孔孟尝还不死心:“那里宽敞,足够住下众兄弟的了。” 文清心道:你不会是为了给你家妹子,创造机会呢吧,哪有上赶子去给人当上门姑爷的...... 嘴上赶紧说道:“那个,你收拾院子,估计还要两日,我们先住客栈吧,我还没住过帝都的客栈呢,听说很是刺激、有趣,这洛阳城内,有没有啥叫“龙门客栈,或者同福客栈”的啊?” 孔孟尝一想也是,家里一下住进7-8个大老爷们,是该收拾一下,就应道:“这洛阳城里,龙门客栈倒没听说过,同福客栈倒是真有一个。” “算了,那就勉为其难,先住那同福客栈吧---”文清嘻嘻一笑:“不过,这帝都四美嘛,暂时不见也罢,公子我不喜欢和别人一样,上赶子追美女,这也太没追求了......嗯,你说,这皇帝是不是经常出来啊?能见到吗?” “要是皇帝天天都能见到,谁来管理朝政?”孔孟尝苦笑:“再说,皇帝老在大街上走,谁想见就见,早被刺客盯上了......” “我这是有正事啊,”文清念叨:“若是能见到皇帝,我也好把东北的情况和他老人家说说......”想起在大清关、青云关上冬天驻守的兄弟们,也不知道东王扩兵的请求,皇帝答没答应,喃喃吟道: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哎,皇帝老爷子天天坐在金銮宝殿上,又可曾知道边关将士的疾苦啊!” 那紫袍老者,正在喝茶,听闻此诗,霍地扭头,看向文清,之前他在黄河边,就听到文清吟出一首词,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