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两份请帖用哪个,金牌开路入皇宫 (第1/4页)
这一夜老想着心事,文清也没睡踏实,第二天一早,文清一睁眼,看外面天已然蒙蒙亮了,想着今日还要应那帝都第一美的约,赶紧一骨碌爬起来,匆匆洗漱完,出去吃早饭。 到了客栈前厅,见魏征、张良、诸葛等众兄弟,已然围坐在一起吃早饭了。 赵云穿了一身文清的衣服,显得有些肥大,昨晚赵云和常羽春等人提前回来,常羽春也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就临时把一件文清的衣服,先给赵云换上了。 见早上赵云洗过脸以后,现出一张俊秀雪白的脸,一双眼睛清净如秋水,嗯......看着比诸葛还白,跟张飞站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下文清心里舒服多了,这“小白脸”的称号,后面有诸葛和赵云两个兄弟可以垫底了。 众人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文清,似乎不认识他似的。 “这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张良看看外面,装作不解问诸葛道:“师弟今日起的可够早的啊?” “今日有个重要事情要办,就不陪你们了......”文清摸摸鼻子,讪讪笑道。 “哦?是不是急着去应那帝都第一美的约啊,我看她昨日下楼前,似乎赛给你一个请帖啊---”诸葛摇着羽扇,脸上似笑非笑说道。 “是吗?---”张飞、樊虎、连明等人一片羡慕嫉妒恨的拉长了音调--- “哪有……”文清赶紧解释,“昨日下午,那文相朱元晦,不是要我到朱府一叙嘛,我这琢磨着,他老人家好不容易约我一次,咱这做晚辈的,不能太失礼,让他老人家等的太久嘛---” “喔......”众人意味深长,一齐发出叹息...... “好自为之吧,别陷得太深,拔不出来了......”秦琼拍拍文清肩膀,语重心长道。 “你们别想歪了,我真的有正事......”文清大急,“况且,本公子的定力还是很强的,是吧,张良?” “反正昨日在那石舫三楼,某些人的神态,可是有些不太对劲啊......”张良摇摇脑袋,这时候,他可是很有原则滴,不会替文清背书。 “喔......”众人又是意味深长,一声叹息...... “不跟你们解释了,越描越黑!”文清干脆,一屁股坐下来,闷头开始吃饭...... “那个,小叔,一会儿我陪你去吧?”多睿衮这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建议道。 “算了,我还是一个人去吧,免得回来又让你们有了佐料......”文清一边吃,一边直摇头。 “这可不行!”常羽春正色说道:“丹东城临走时,你母亲有交代,怕你在外面惹事生非,特地嘱咐我和多睿衮,你每次出门,我二人必须要有一人相伴左右!” 嗯?!老娘还给了你们密旨?文清心中虽然诧异,但知道按照母亲的脾气,这事肯定错不了,常羽春也不会乱编,有两个五级强者轮流护卫,也是怕自己年轻气盛,有个闪失。 “那好吧……”文清只得点头同意,“那啥,多睿衮,你赶紧吃,陪我一块过去吧---” “文清兄弟,今日我和连明兄弟,会跟着孔家车队,分别去趟许昌和南阳,就此道别---”樊虎拱手说道。 “好!你们反正主要在河南郡附近转,回来的时候,咱们喝顿酒!”文清点点头。 正说着,单雄信睡眼朦胧下了楼,还真有起来晚的!文清正在狐疑,张飞已经大嗓门嚷起来:“你这家伙啥时候回来的?俺们还以为你夜不归宿了呢?” “半夜就回来了,看你们都睡了,就没好意思惊扰---”单雄信挠挠头,赶忙解释,其实,他是后半夜才回来的,睡了一个回笼觉,肚子饿的咕咕叫,这才爬起来,自然是最后一个来吃早饭的--- “果然有猫腻!”文清立时来了精神,“说!是不是跟那家小姐约会去了?” “哪有---”单雄信遮遮掩掩道,“就是转远了点,一时忘了时辰---” “赶紧吃饭吧,饿了吧?”魏征赶紧过来打圆场。 “哼!回头再审你!”文清因为有事要办,也没时间细问,和多睿衮吃完饭,牵马出了客栈,朝店小二稍微打听了一下,就驱马朝朱府行去。 ########## 朱府门口。 朱府离同福客栈倒也不远,位于秦淮河大街北面一条街,朱雀大街上的西侧。 昨日进城时,孔孟尝已然简单介绍过,朱府标志比较显著,红墙,绿瓦,门前四根大红柱子,4个家人打扮的人,目光冷峻,站在门前,门楣上写着两个大字---“朱府”。 “这朱府占地这么大,又这么气派,平常百姓家,就是攒一辈子钱,也只能买其中的一间房啊---”文清看着朱府外面气派的样子,里面壮观,肯定就更不用提了,不禁感慨:“真是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啊!” “是啊,似乎比奉天城的东王府,还要气派!”多睿衮也赞同点点头。 到了朱府门前,文清和多睿衮下得马来,文清心里嘀咕:怀里两个请帖,一个东王的信,这是拿哪个往里递好呢? 东王的信,需要朱元晦亲启,自然不能假家人之手,不能轻易拿出来,这玉梅小姐和朱元晦的请帖嘛,朱元晦是长辈,又发帖在前,如果自己到了朱府,指名道姓先找玉梅小姐,似乎不太礼貌,虽然自己特别想拿出来显呗显呗,但这要是让朱元晦给撞见了,挑了礼,自己这心里的小算盘,也就不用打了...... 想到这,文清面带微笑,拿出朱元晦的亲笔字帖,递给其中一个带头的家人:“这位老哥,请帮我通禀,就说大清关营长---文清,求见文相!” 那家人平日里什么达官贵人没见过,今日见两个年轻人一早上赶来,其中一个身穿布衣,虽然气质不俗,枣红马也很精神,但也不像什么显赫人物,再听文清所说,只是大清关一个营长,那就是比芝麻粒还小的官,在官职排位里,根本就算不得官,顶多算个兵头,神色中有些轻蔑:“文相岂是什么人想见就见的?” 那请帖,本以为是哪个当官的介绍信,那家人边说,边低头打开请帖一看,脸色大变,字体刚劲有力,明显是文相朱元晦的亲笔,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头抬起时,已是满脸堆笑:“哦,文清公子是吧,您在此稍等,小人这就去禀报......” ########## 朱府内,朱元晦书房内。 文相朱元晦也是起了个大早,今日上午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是皇帝亲自布置下来的,孙女玉梅也正在书房内,和他描述昨日晚上花灯会的情况...... “玉梅,这么说,那个文清,真的是聪明不凡?”朱元晦一边负手踱步,一边问道,其实不用玉梅更多解释,他之前见过文清两次,对这个东北大清关来的,出口成章的年轻人印象深刻。 “嗯,那文清,虽然有些嘻嘻哈哈,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却是这几年孙女见过的最聪明之人......”其实,玉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