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 白马寺遇白骨精,初见玄藏斗魔宗 (第4/4页)
,虽未伤及皮rou,也是面上无光。他一向自负为魔宗下一辈中,武功最强者,没想到魔宗二十年来头一次再现江湖,自己就被浇了盆冷水,那倚天剑锋利无比,自己又没带“追月”弯刀,就是拔出腰间的圆月弯刀,也不见得能占到便宜--- 他和雪山仙子一交手,就知道对方同样是内力修为达到7级中阶的强者,再加之天下第一剑倚天剑在手,自己断讨不到好处。 本来想指望萧远成能借机击伤文清,没想到文清身边的那个铁塔般的侍卫,竟然如此厉害,硬接了萧远成10几掌,虽然只是5级中阶强者,但二人竟然平分秋色,可见常羽春遇强则强,越阶挑战的强悍战力让人咋舌,这架打下去,肯定是讨不到好处了--- ########## 只听喇嘛二继续嘿嘿说道:“我二十年未光明正大踏入中原,前段日子本来想去找逍遥子切磋切磋,但那家伙经常不在逍遥宫---后来去武当找那重阳真人,那牛鼻子老道这几年一直闭关,我寻了三日也没寻到---找逍遥子和重阳真人的徒儿打,又失了身份,后来才知道,大和尚你还在白马寺,就一路找过来了---” 其实,喇嘛二没好意思说,武林榜排名前5位的,他都想试吧试吧,自己的大师兄肯定是打不过,吐蕃的活佛更别想了,况且吐蕃雪山那么多,也不知道净宗到底在哪里--- 就是刚才与玄奘大师对的那三掌,别看平淡无奇,喇嘛二还吃了暗亏,但他却受益匪浅,因为他从中可以悟出很多玄妙,玄奘可是9级中阶的强者啊,身为8级高阶的喇嘛二,不通过与9级强者的实战,根本悟不出9级以上的修为境界,因为内力修炼到9级以上,就不是打通全身108处xue道的问题了,而是“悟”! “噢---原来喇嘛二,已然转了这么多地方了,来,我给你介绍两个人---”玄奘大师指指雪山仙子,说道:“这位是净宗活佛的女弟子---” “见过师叔---”雪山仙子屈身见礼。 “原来是活佛的女弟子,活佛现在可好?”雪山仙子拿着倚天剑,不用介绍也知道是雪山弟子,但喇嘛二对雪山活佛,还是非常尊重,“嘿嘿,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领教领教活佛的武功,不知高到什么地步---” “家师还好,大师若想切磋武功,找我也是一样!”雪山仙子冷冷答道。 “这位是逍遥子的弟子---文清!”玄奘见气氛有些僵硬,又指指文清,介绍道。 “你就是文清啊,我听说过---”喇嘛二刚才已然认出文清的轩辕刀,缓缓点点头。 “嘿嘿,喇嘛二大师好,不过,你怎么叫喇嘛二啊?”文清嘿嘿笑着施礼。 听得边上的雪山仙子,一皱眉:你这登徒子,还真不知天高地厚,就算你师傅逍遥子,也不敢轻易得罪了魔宗,就是有你师傅逍遥子罩着,也不知你这小命,还能活几年? “有什么好笑的,我本来就排行“二”嘛---”喇嘛二恼怒道。不知是警告,还是威胁:“你杀了耶律雄,今后,就是我魔宗不找你,契丹上下恐怕不会放过你的!” “难道你契丹大王子是人,我瓦岗的兄弟就不是人?!在我文清眼里,10个契丹大王子,也换不回我一个兄弟的命!”喇嘛二说到文清痛处,文清怒目圆瞪,凛然不惧:“当时也是公平比武,输了怨不得人!大丈夫敢作敢当,敢杀耶律雄,我就不怕契丹报复......” 文清气势惊人,义正严词,说得喇嘛二、耶律喇嘛和萧远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三人每个人至少比文清大几十岁,内力修为也高出不止一个级别,却去威胁一个晚辈,确是脸上无光--- 这一刻,好像这文清是8级强者,对方是不到5级的高手一样。 说得边上常羽春热血澎湃,就是一向见过大世面的玄奘大师和雪山仙子,也是心中暗赞:罢了!这文清,正经起来,当真有帝王的气势!! ################################################## (作者的话1:现实生活中,白马寺倒是在洛阳,但不在洛阳城内…… 白马寺的真实历史--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安息国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作者的话2:文清在白马寺见到的白骨精将来作用可大了去了……) (作者的话3:喇嘛二是专门起了个名字,他和他带来的耶律喇嘛、萧远成后文书制造的麻烦可不小……) (作者的话4:终于知道那个老骂文清登徒子的白衣女子是谁了吧?雪山净宗的女弟子,很厉害的喔,比太平公主还厉害,7级中阶强者!)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