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101章不能女子去和亲,曲径关上抗圣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不能女子去和亲,曲径关上抗圣旨 (第1/4页)

    雁门关。

    又过了几日,这一日,太平公主正在第三军军部内,和张良、李广对着沙盘,商量防御对策,外面小青匆匆进来禀报:“公主,洛阳方面的圣旨到了!”

    “嗯?”太平公主眉头一皱,看来,皇帝那边,反应还挺快,赶紧带张良、李广迎出屋外。

    就见一个中年太监,带着4个带刀的禁军护卫,风尘仆仆站在外面,太平公主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高公公,身后那4个护卫,太平公主也都认识,分别是:郁保四、王定六、皇甫端、段景住。

    “高公公,您怎么亲自来了?”太平公主惊讶叫道,她和高公公还是非常熟悉,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轻易,不会离开皇帝出皇宫的。

    “公主,滋事重大,皇帝就让杂家亲自跑一趟了---”高公公颔首施礼。

    “太平接--”太平公主一见高公公手中拿着圣旨,撩战袍就要跪下接旨。

    “公主,杂家这旨,不是颁给公主你的!请公主陪杂家,跑一趟曲径关吧---”高公公赶忙阻止。

    “嗯?!”太平公主大惑不解,看看张良和李广,这旨不是颁给自己的,难道是颁给那小冤家的?

    此时此刻,皇帝会让那小冤家干什么?

    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这圣旨,确实是颁给文清将军的。”高公公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好吧---”太平公主轻轻点点头,“今日天色将晚,公公就在雁门关内休息一夜,明日,太平再陪公公去曲径关如何?”

    “也好!”高公公点头同意。

    “皇帝是否已经答应和亲?”边上的李广,还是忍不住问道。

    “嗯……”高公公神色有些黯淡,哪个大汉帝国的人,希望拿自己的公主去和亲呢,自己这圣旨,颁的也是无趣的很。

    “唉!......”太平公主、张良、李广,虽说之前有心理准备,还是泄气不已,用一个弱女子去和亲,而且是堂堂的大汉公主,这是大汉帝国军人的最大耻辱!对民心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太平公主和李广更多关心的是军心士气,张良却立刻隐约猜到,这高公公为何要找文清颁旨了,额头不禁冒出冷汗。

    短时间内,他也没法把消息通知文清,只能明日走一步看一步了。

    ##########

    曲径关。

    第二天一早,太平公主、张良、小青陪着高公公,到曲径关颁旨,中午赶到了曲径关。

    文清正在和常羽春、赵云等人吃饭,听外面燕青来报:“公子,太平公主来了……”

    “公主将军?”文清微微有些诧异,这时候,公主将军应该在雁门关积极备战才是,难道要过来看看曲径关的防备情况?

    来不及多想,文清带着常羽春、赵云等人,就紧走两步,迎了出来。

    到了外面,文清抬头一见,太平公主身边,竟立着高公公,大喜过望,这高公公跟自己,可是熟的很:“高公公,你怎么来了,稀客稀客!”过去一把拉住高公公的胳膊,热情说道:“还没吃饭呢吧,来,一起先吃点......”

    见高公公没动地方,再看,脸色也有些愁容,边上的太平公主、张良、小青,更是一脸沮丧。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家里出事了?”文清不解问道。

    “文清将军,”高公公不情愿拿出圣旨:“先接旨吧......”

    “啊~~~皇帝老爷子直接给我颁旨啊?”文清看看太平公主,这第三军,太平公主可是主将,皇帝没事怎么会直接给自己颁旨?

    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和太平公主、张良等众人,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命曲径关守将文清,为契丹和亲使,几日启程,返回洛阳待命......钦此!”

    高公公尖声念完圣旨,伸手把圣旨递给文清。

    “这......我不去!”文清差点没跳起来,不带这么欺负人的,那皇帝老爷子,不但答应了和亲,居然还让自己去当和亲使,这,这不是把自己的女人,乖乖送给别人当老婆,给自己戴绿帽子吗?!

    这也太怂包了吧?是个男人,都不会去干的,打死老子也不去!

    “这……”高公公不是第一次出来颁旨,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抗旨不遵的。

    “文清断难从命!”文清脸红脖子粗,怒道:“这不是大丈夫所为,还请公公回禀皇帝,收回成命!不能让我大汉帝国一个弱女子去和亲,不管她是不是公主,我不敢说整个第三军,就是我禁军铁一团全体将士,头可断、血可流,尽皆战死在这曲径关,也不让一个契丹铁骑,跨过这北方边关!”

    说得边上的太平公主,特别是闻讯赶来的杨延兴、多睿衮、刘志哙等人,尽皆热血上涌,纷纷跪倒:“请皇上收回成命!”

    “杂家只是颁旨来了---”高公公虽知道文清这是抗命不遵,若是换了别人来颁旨,可以就地正法,斩了也没话说!但这事他自己内心也不愿意,只当没听见,不得不劝道:“杂家知道文清将军热血报国的心情,可皇上决心已下,文清将军若是有话要说,还请回帝都洛阳,当面和皇上禀明,也许皇上能收回成命也未可知---”但他侍奉皇帝20多年,当然知道,当今皇帝,是一言九鼎,断难收回成命!

    见文清站在那里,还是倔强地不接旨,高公公无助看向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无奈,她毕竟在军中多年,知道皇帝的圣旨不可违,只好过去拽拽文清衣袖,语气有些恳求道:“你先接旨,回去找我爷爷问明情况,再找皇上求情吧!这和亲使,就是你不做,皇上还会让别人去做的---”

    还真是的,若是皇帝让别人去做这和亲使,自己岂不是一点辙都没有?大不了,自己和安乐公主半路上跑了,就算一时回不了东北,还可以到梁山入火,做那逍遥快活的山大王去!

    文清再看看太平公主,那么孤傲的金将军、白牡丹,似乎从来没低三下四求过自己,心中一软,勉强点点头:“好吧---我先回洛阳,在皇帝老爷子面前,据理力争再说!”这才伸手接过圣旨。

    高公公在曲径关呆了一夜,第二天,文清带着常羽春、赵云、燕青,和高公公踏上返回洛阳之路。

    ##########

    洛阳城,南王府,安乐公主闺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