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112章一身是胆好儿郎,洛阳城外终诀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一身是胆好儿郎,洛阳城外终诀别 (第3/4页)

 “不!……”独孤去病微微摇摇头,朗声说道:“这是臣最后一战,臣,身为大汉帝国武将,大丈夫顶天立地,不愿病死家中,唯愿死得其所,战死沙场!”

    “这样吧---”皇帝看看刘光武,知道这独孤去病,忠肝义胆,若是不同意,怕是会伤了他的心,对独孤去病说道:“朕给你一个锦囊,你不急于明日就走,三日后,你打开锦囊,自会知道如何做!”

    说罢,皇帝拿起笔,写了一张字条,封入一个锦囊,交给独孤去病。

    “臣遵旨!”独孤去病这才站起身形,转身离开。

    “皇上,您那锦囊中,不会是让他继续在家养病吧?”文清在一旁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皇帝微笑摇摇头。

    这老爷子,都这时候了,还玩这么多玄虚---文清摇头苦笑。

    其实他不知道,皇帝和刘光武,为了此次大战,暗地里可是准备了很多很多---

    他们不是为了这一战准备的,他们是为了大汉帝国的未来准备的!

    此战关系到大汉帝国的国运,不容有失!

    ##########

    6月25日晚上。

    吃过晚饭,文清和玉梅,回到房间。

    “大老婆---”文清把玉梅轻轻揽入怀中,体贴道:“你有孕在身,明日,就别去送行了---”

    “不!明日妾身一定要去!”玉梅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坚定摇摇头:“我要看着你离开!”

    “唉!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文清无声叹口气。

    “妾身不但要看着你离开,更要看着你回来,若夫君凯旋归来,妾身一定亲自去迎接夫君!”玉梅含泪说道。

    “好吧---”文清微微点点头,再次叮嘱道:“若是夫君我回不来,将来告诉炳峄,他爹爹,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玉梅赶紧用玉手,堵住文清的大嘴,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了下来,“山无棱,江水为竭,东雷阵阵,夏欲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夫君一定要平安回来,家里就交给妾身,夫君放心去吧……”

    “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文清喃喃念着,“为了你和炳峄,夫君我不会轻言放弃!”

    “妾身知道---”玉梅将头,深深埋入文清宽阔的胸膛,感受那片刻的温存。

    浑身是胆,深入狼xue,文清,真的能顺利回来吗?

    ##########

    创元20年6月26日。阴。

    终于到了和亲出发的日子。

    洛阳百姓尚不知道安乐公主和亲的消息,听说皇帝要去雁门关,纷纷夹道欢送。

    文清看那人群中,万人丛中,露出玉梅和孔莺莺的小脸,二人不住挥手,梨花带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面跟着的蓝嫂子、小夏等人,也是泪眼朦胧。

    玉梅手中,紧紧攥着文清早上出门前,留给自己的诀别诗,用他那特有的字体写的,也是他用心、用血写的:

    出鞘刀杀气荡,

    风起无月的战场,

    千军万马独身闯,

    一身是胆好儿郎,

    儿女情前世账,

    你的笑活着怎么忘,

    美人泪断人肠,

    这能取人性命是胭脂烫,

    诀别诗两三行,

    写在6月夏雨的路上,

    若还能打着伞走在你的身旁,

    诀别诗两三行,

    谁来为我黄泉路上唱,

    若我能死在你身旁,

    也不枉来人世走这趟!

    ......

    心中痛,指甲已然陷进玉掌的rou中---

    夫君,玉梅为你骄傲!!!

    ##########

    皇帝安排太子留守帝都洛阳,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朱宽公辅佐。自己则带走刘光武、司马述、独孤如愿随王伴驾。

    太子将皇帝一直送到北城门外---十里亭。

    “儿啊---”皇帝拉着太子的手,语重心长说道:“父皇此行,吉凶未卜,若是父皇回不来,这大汉的万里江山,千万百姓,父皇就交给你了!”

    “父皇......”太子扑通一声跪下,眼含热泪,此时此刻,心中不忍,多少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

    “有些事,父皇不便跟你明说,父皇没有别的事托付你,当年,你参与夺镝的几位叔叔,父皇都不忍杀之,父皇只希望,若父皇真有不测,将来你能善待你的兄弟们,他们,可都是你的手足!”皇帝有些动情嘱咐道。

    “孩儿记住了!”太子忙不迭点头答应。

    “好了!起来吧---”皇帝搀起太子,大手向2万大军使劲一挥,“出发!”

    “恭送皇上!”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朱宽公等人尽皆跪倒,他们心中清楚,这两万将士,不知能有多少人平安回来,就是皇帝,恐怕也---

    马蹄隆隆,皇帝、刘光武带着2万将士已然绝尘而去。

    是那么决然!

    是那么雄壮!

    是那么义无反顾!

    ##########

    时间,已进入创元20年7月。

    文清带着秦叔宝、张飞两个团2000将士,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在最前面。

    后面,跟着黑甲上“将”刘成周率领的5千左羽林步兵。

    接着,是2000禁军二团、三团将士,护卫着一大一小两个撵车,前面一个,是皇帝乘坐的,后面一个,里面坐着安乐公主、阿师、阿丽。周围,还有数百太监、宫女随驾。

    再后面,是右羽林主将司马智及率领的1万右羽林步兵,作为后军殿后。

    2万人马,浩浩荡荡,奔向雁门关而去---

    因为是皇帝御驾亲征,带着不少太监、宫女,皇帝身体又不好,时间也相对充裕,近2万大军,一路走走停停,向北行的并不快。

    自从出了洛阳城,安乐公主就被严密保护在后面那辆撵车中,倒是再也不方便和文清见面了,不过,安乐公主却坚持把自己那把古琴带上,阿师和阿丽,也不忍拂了她的意。

    这把琴,名曰---“号钟琴”,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质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是安乐公主的师傅俞伯牙的心爱之物。安乐公主喜欢弹琴,所以对之爱不释手。

    皇帝的计划,是7月7日抵达雁门。同时,战略规划虽然已经制定,还需要根据大汉帝国和契丹方面的战场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