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119章横断山北口,你这坏蛋可算回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横断山北口,你这坏蛋可算回来了 (第4/4页)

司马将军这2万人,都要陷在这里!”杨延兴再次催促道。

    “好吧!”文清只好点头答应,他心中清楚皇帝的意思,自己和安乐公主如能平安返回大汉,对整个大汉帝国的军心、民心,具有心理上的巨大鼓舞作用,相比这2万北方军,意义更大!遂对秦叔宝吩咐道,“那,命令猛虎团、飞鹰团,咱们继续往南撤!”

    “诺!”秦叔宝拨马下去安排。

    “司马将军,”文清又对司马艾一拱手:“文清记住将军大义!将军珍重!”

    “走吧!”司马艾决然说道,虽说司马家和文清这股力量,天然的不可调和,但此时,只能以大汉帝国的大局为重!

    二人虽非同根,但却同族!!!

    现在,必须舍弃个人恩怨,一致对外!

    “呼延灼,”后面,杨延兴对一连长呼延灼命令道,“你带10个老兄弟,护送文清将军返回曲径关!”

    “我不回去!”那一连长呼延灼坚决不同意,他是随杨延兴在禁军一营的老兵,并肩战斗20年,一起参加过紫禁城决战、博浪沙之战、黑雪之战,这些老兵,现在整个一营,也不多了,自是不能把杨延兴扔在这里,自己逃命。

    “你要给咱们铁一营,留下些种子!”杨延兴含泪吼道。

    “兄弟!那我们在雁门关等你!”那呼延灼这才带着杜兴、朱贵、朱富、孙新等10个老兵,随文清的2000将士南下。

    ##########

    此时那后面的2万契丹铁骑已然冲上来了,250步外,司马艾果断下令:“弩箭射击!”

    “吱吱吱……”第一军军阵中,2000弩箭,呼啸射出,“啊~~~”前面的几百契丹铁骑,立刻人仰马翻,哀嚎一片。

    “停!”萧远成见状,大手一挥,立刻命令全军停止追击,列阵相应,不少契丹士兵,迅速摘下身上带着的弓箭。

    契丹铁骑分两种:

    一种是身披盔甲的骑兵师,称之为重装骑兵师。

    一种是身上没有盔甲的骑兵师,称之为轻骑兵师。

    目前,只有耶律氏狂骑兵、萧氏狂骑兵和耶律氏第一军第一师、耶律氏第二军第一师,萧氏独立师,拓跋氏第一军第一师,共3万铁骑,配有盔甲,算是重装骑兵师,头盔一般是铁质,可以有效”抵”制大汉帝国的弓箭攻击,但契丹士兵身上穿的甲胄,通常是皮制,只有少数将领,穿着锁子甲等铁甲。

    这种皮制盔甲,虽然没有铁甲抵御能力强,但轻便,更方便契丹铁骑灵活作战,况且,头部已然有铁质盔甲保护,冲锋时,只要弯下腰,护住胸部,敌方的羽箭,即使能射伤,也不至于造成致命伤害,通常在冲锋时,只有250步的距离,是弓弩的有效射程,战马狂奔之下,对方往往也只能射出2-3波箭。

    每个重骑兵师士兵,配有一支长矛,腰间挂一口弯刀,一把弓箭和一支箭壶。

    而契丹的轻骑兵师,则没有配备甲胄,只是配了一个铁质头盔,行动起来,更为灵活。

    每个轻骑兵师士兵,同样配有一支长矛,腰间挂一口弯刀,一把弓箭和一支箭壶,但每个士兵,多了一个轻质的盾牌,用以护身。

    为了确保和加强骑兵的机动性,每个契丹铁骑都有一匹备用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的后面,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进行时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按接力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可以保证安全,对完成预定的任务影响最小,骑兵所用的马匹也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

    所以,萧远成率领的2万契丹铁骑,才能一直紧追不舍,两次追上文清他们这2000将士。

    契丹铁骑也都是从各部落体制最好的青壮中选出的。特别是狂骑兵,他们从三、四岁开始就被送入契丹汗庭周围,进行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他们具有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惊人本领。比如,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他后面的敌人。他们很能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他们体格强壮,只要一点点或者根本不需要医疗条件,就能保持身体健康,适应战斗的需要。随时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人人都能严守不怠。

    耶律德方的主力,已然直扑雁门关,把几乎所有重装骑兵都带走了,只有萧敌朝那个萧氏独立师,是作为剿灭文清2000将士主力留下的重骑兵师,加上耶律豹的狂一团,也是重骑兵。

    萧远成、哲别丝带的其他3个师的萧氏铁骑,和耶律勇带的2000耶律氏第一军第3师铁骑,则都是轻骑兵师,而且,因为是轻骑追赶,所以连盾牌,都没带多少。

    ##################################################

    (作者的话1:之前写的小镜子,也不是白写的……)

    (作者的话2:文清飘香湖边占便宜的那位美女,同学们应该早猜到是哲别丝了吧……)

    (作者的话3:文清单人独骑阻挡契丹2万铁骑,也算是豪气冲天了。)

    (作者的话4:终于与大汉帝国的援兵汇合了,但汇合了又如何,依然挡不住2万契丹铁骑的追击!)

    (作者的话5:现实历史中的蒋国忠公屈突通(557年-628年),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大业年间曾平定杨玄感叛乱,数次镇压农民起义。隋炀帝南巡江都,委其镇守长安。高祖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兵败被俘,后降唐,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后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第一,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后回朝拜为工部尚书。玄武门之变后,复为检校行台仆射,镇守洛阳。贞观元年(627年),改封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不久病故,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

    现实历史中的屈突盖:唐代雍州长安人,为屈突通之弟。曾任长安令,以方正严肃闻名。他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当时人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