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反击前,皇帝:朕让你们见一个人 (第1/4页)
让山西郡2000郡兵增援曲径关的命令17日夜里就发出去了,为何现在还不见人影啊?! 文清的预感和皇帝的担心是对的,那2000郡兵确实指望不上了,他们在增援途中,也遇到了麻烦,经历了一场大战,其惨烈程度至少对郡兵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情况其实很简单,山西郡的郡守李天澄率2000郡兵从山西郡的太原城出发,确如皇帝对李天澄的了解那样,李天澄还是很规矩的一个郡守,对皇帝忠心耿耿,知道雁门关被契丹、蒙古10几万铁骑围攻,皇帝就在雁门关内,军情10万火急,救援刻不容缓,所以一路催促手下两个团长杨延春和陶宗旺加快行军进度,其实17夜里已经离雁门关不足百里了,李天澄见那些郡兵跑的盔歪甲斜,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命令杨延春和陶宗旺安营扎寨,准备18日上午再赶到雁门关救驾。 18日一早,李天澄集合士兵,正要向北赶路,正好遇到王青平率领两个亲兵从北面打马而来,远远叫道:“李郡守,皇上急令!” “哦?!”李天澄心中一惊,难道雁门关守不住了,连自己这些郡兵都要动用了?可自己这些郡兵就是填进去,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他跟王青平并不熟,但之前在洛阳马球赛曾经见过,倒是认识王青平,赶紧问道:“王将军,皇上有何旨意?” “皇上命李郡守率部即刻增援曲径关,不惜一切代价!”王青平掏出怀中金牌,递给李天澄。 “李天澄接旨!”李天澄单膝跪地,接过金牌,虽然不明所以,但也知道皇帝的决心,否则也不会动用金牌大令,看来曲径关方向目前也是遭到了契丹铁骑的进攻。 不但遭到了进攻,而且到了朝不保夕的危险地步了。 “青平还要回去复命,李郡守抓紧赶路吧。”王青平还关心着雁门关的战局,知道西南军很快就会参战,所以也没有过多停留,拨马带着两个亲兵就向北而去。 “兄弟们!”李天澄高举金牌喝道,“皇上急令我等增援曲径关,咱们就是跑死,天黑前也要赶到曲径关助战!” “诺!”李天澄手下两个团长--杨延春、曹正带着2000将士轰然应道。知道曲径关危在旦夕,恐怕比雁门关还摇摇欲坠。 “出发!”李天澄大手一挥,率部就向曲径关方向冲去。 李天澄严令所部2000将士一路向曲径关挺进,18日中午,离曲径关还有80里时,发生了意外状况。 “郡守!”负责率一团几个骑兵探路的杨延春从前面飞马赶来,惶急禀报道,“前面发现敌情!” “嗯?!有多少人?”李天澄心中一沉,有敌情,自然是契丹铁骑了,长城沿线各关口没有听说被攻破啊,怎么会有契丹铁骑出现在这里?!难道曲径关已经失守了?不会吧,那里可是号称大汉帝国五大主力之首的禁军铁一团把守啊,曲径关又固若金汤,怎么这么快就被契丹铁骑攻破了,曲径关一旦失守,大汉帝国在雁门关前的主力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此时还没有刘成裕和东王大军抵达雁门关的消息,那皇帝岂不是要被对方10几万铁骑堵住了雁门关内?! “有大约300人,都是契丹的步兵!”杨延春急急禀报道,他也是山西杨家人,和杨延兴是平辈,年龄比杨延兴小。 “步兵?!”李天澄更是有些诧异,眉头紧锁。 “既然是步兵,也许是从长城沿线渗透进来的。”曹正分析道。 “嗯!很有可能!”李天澄重重点点头,下定决定道:“不管他,他们人数不多,延春,你带一团上去,给我击溃他们!” “诺!”杨延春应了声,拨马就走。 “等等!”李天澄唤住他,郑重询问:“你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么吗?” “知道!”杨延春大声应道:“不惜一切代价救援曲径关。” “对,不惜一切代价!去吧!”李天澄这才放心点点头。 “走了!”杨延春飞马就冲了回去,今日就是他们一团拼光了,也要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缺口! 不,是血口! 这里怎么会遇到一支300人的契丹步兵阻击? 原来,这支契丹步兵是契丹西方军团留守巴彦淖尔帅帐的一支哨骑营,他们守卫契丹西部草原,总也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啊,所以时不时会派出一支哨骑到长城西线沿线探听一下情况,他们离开巴彦淖尔时,并不知道雁门关大战已经打响了,而且极为惨烈。 后来萧远成、哲别丝率部抵达曲径关下,连续狂攻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曲径关西面长城沿线各关隘是不是有援兵会赶来,所以派出去一支探马打探消息,17日傍晚,其中一个探马在朔州关以西,发现了这支哨骑。 曲径关下,上万契丹萧氏铁骑都攻不下来,他们这支哨骑营过就是去也于事无补,倒是如果能绕到曲径关南面,说不定能发挥奇兵之效,于是为首的契丹营长就断然下令放弃战马,从朔州关西面的崇山峻岭,徒步穿越长城。 此时长城沿线的大汉帝国守军比较空虚,部分增援上来的郡兵对地形也不熟悉,加之又是在夜里,还就真让这支小股契丹士兵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渗透了过去。 这股契丹士兵同样对曲径关附近的地形不熟悉,黑灯瞎火的山路也不好走,穿过朔州关的防区后,向南又走了一段距离,这才找到一条向东的路,于是一路向曲径关方向冲过去。 曲径关上的文清等几百兄弟此时正在全力抵抗北面的数千契丹铁骑,哪有精力顾身后的南面啊,如果真让这支300人的契丹士兵摸上来,南北夹击之下,曲径关恐怕随时都会陷落! 不但曲径关会陷落,而且文清等人恐怕都要折在曲径关上! 不但文清等人会折在曲径关上,而且雁门关也将不保! 所以左右契丹方面和大汉帝国方面几十万大军大会战的结局,也许就是这300契丹步兵! 谁说几十万人的大会战,300人的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 战争中,永远不要忽视对手的任何一支力量,哪怕只有300士兵! 还真是苍天有眼,天佑大汉,这股契丹士兵18日刚刚筋疲力尽抵达这一区域后,准备在一个山谷口休整一下再赶路,恰恰遇到了李天澄率领的2000郡兵,双方此算是狭路相逢。 一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双方都是各自阵营中没有看上眼的一支小分队,都没有寄予多大希望,但却在雁门关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决定雁门关大战走向的作用! 不起眼的配角,一下子变成了主角! 重要的主角! “有情况!”此时,山谷口的契丹哨兵也发现了杨延春等人,立时亮出兵刃,弯弓搭箭,全营戒备。 “杀啊!”杨延春此时知道事态紧急,那有时间跟对方费口舌,连讨敌骂阵的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自己的一团就冲了上去。 “放箭!”那契丹营长高声断喝。 “吱吱吱--”契丹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