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子龙你才多大啊,就开始勾小姑娘 (第2/5页)
震,4万儿郎出征,那就意味着,折损了2万4千人,相当于蒙古铁骑数量的一半啊! “铁尔撒和铁尔西两位师长也阵亡了---”铁阔台眼含热泪说道:“请大汗责罚!” “唉!算了---”铁拖雷无奈摇头,蒙古和契丹被绑在一辆战车上,两军对垒,铁阔台也不能完全做主,已然这样了,只能吞下这个苦果,一边亲手扶起铁阔台,一边询问道:“契丹方面的伤亡如何了?” “契丹方面,东西两大军团包括狂骑兵,在横断山东西两侧,阵亡了6万8千人,折损过半---”铁阔台禀报道:“而且,折了耶律虎和萧敌鲁两个5级强者---” 于是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看来,契丹这次的损失,比我们蒙古还重,伤筋动骨了---”铁拖雷感慨道:“那文清还真是个人物!不但带2000人马深入契丹汗庭,居然还能带着安乐公主全身而退,这个人将来恐怕是我契丹、蒙古的心腹大患!” 上次文清校军场斩杀耶律雄,夺得武状元,铁拖雷虽说有些吃惊,但还没觉得怎样,这样的人物,大汉帝国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不足为奇,这次则实实在在让他刮目相看了! “那文清不但全身而退,而且在曲径关挡住契丹萧氏1万铁骑2昼夜狂攻,端的是少有的良将啊!”铁阔台也有些佩服道:“若没有他守住曲径关,萧氏铁骑破关东进,雁门关大战的结局,也许是另外一种,至少咱们这方,不会伤亡如此之大!” “今后,要密切关注这文清的动向,我隐隐有个感觉,他恐怕不是池中之物,早晚要一飞冲天!”铁拖雷嘱咐道。 “明白!”铁阔台肃然点头,又小心翼翼请示道:“哦,对了!我在契丹汗庭时,萧太后准备立耶律阮为少主,并希望与我蒙古联姻,您看---” “这件事,暂时先放一放吧,就说月儿还小,过两年再说---”铁拖雷思索片刻,微微摇头。如果契丹方面年初提这事,他也许会考虑,但此时大汉帝国和契丹之间的实力天平,发生了微妙变化,契丹3年内恐怕都缓不过劲来,如果通过联姻,把蒙古完全和契丹绑死,那将来就没有回旋的战略空间了--- 当然,此时也不可能和契丹翻脸,毕竟还指望契丹能作为一个屏障,挡在大汉帝国的前面,为蒙古形成一个战略缓冲区,不过,与大汉帝国结盟就更不可能了,没了契丹,下一个遭殃的,肯定是蒙古!所以在力量的平衡上,蒙古短时间内,肯定还要联合契丹,在分寸的拿捏上要恰到好处,这才能显出蒙古的价值和分量! “好!我就按大汗的意思,回复契丹方面---”铁阔台躬身应道,铁拖雷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况且,就算他愿意,这事也得铁拖雷最后拍板,铁拖雷也是少有的明主,否则父汗也不可能把大汗的位置传给他。 “阵亡将士,还请国师费心安抚,更重要的是,要尽快补充兵员,恢复战力!”铁拖雷最后说道:“铁尔西阵亡,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位置,就让铁尔木来吧---” “是,大汗!”铁阔台躬身而退,他肩上的担子很重,蒙古铁骑这次伤亡惨重,没有个2-3年,恐怕是恢复不了战力的--- 那大汉帝国的皇帝傅君峰,真是好魄力啊!看着铁阔台走远,铁拖雷暗自赞叹,别看是对手,他还是由衷敬佩,傅君峰整整隐忍了2年,不惜用安乐公主和亲来争取战略准备时间,一战重创契丹、蒙古16万铁骑,这次雁门关大战,若不是有蒙古4万铁骑参战,契丹恐怕就会丧失草原的霸主地位,能不能守住汗庭都两说了--- 对付傅君峰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等他老去--- 好在,他应该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至于那个文清,将来说不定更可怕,不过也许对蒙古来说不是个坏事,听说他和太子一系势同水火,如果傅君峰走后,他代表的力量能和太子火并,则契丹、蒙古就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 创元20年7月底,九州大陆北方,蒙古草原。 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由北向南,蜿蜒流淌,然后折向东,那河,叫克鲁伦河。 此时,正值夏末,克鲁伦河两岸,开满了各色的野花,红的,白的,应有尽有,一眼望去,欣欣向荣,赏心悦目。 不知何时,在河流的东北面,河岸边支开了一个不大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外面,四周点着四个手指粗的檀香,香烟袅袅。 门口,安详坐着一个身着契丹服饰的老妇人,在那里,一边编着花篮,一边轻轻哼唱着歌谣,看那神态,听那曲调,应该是一曲好听的情歌…… “ 十五的月亮, 升上了天空哟, 为什么旁边, 没有云彩, …… 只要哥哥你, 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 就会跑过来哟, ……” 10几个花篮编完,那老妇人把其中的10个,缓缓放入河水中,凝望着那花篮顺流而下,悠悠然漂远…… 克鲁伦河南面50里,有一处山谷,河流在山谷中流过,正好能把花篮,带到那山谷里! “还有10个了,咳咳……”老妇人喃喃念叨,嘴中咳嗽了一声,用手帕一抹,里面尽是鲜血,老妇人却浑然不顾,“明日,我再等你最后一天……” 突然,那老妇人,感觉周围的气氛有些异样,身形一顿,泪水自脸颊,缓缓而下…… “都这么多年了,你为何,还要找我……”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有些苍老,声音轻轻的,但每一个字,都重重击在老妇人的心口上。 那老妇人缓缓转过身,泪眼朦胧中,就见一个70多岁,一身白衣的老者,手拿一个还在滴着水的花篮,潇洒飘逸,立于自己身后,“你这负心人……”老妇人说出5个字,已然泣不成声。 “唉……”那老者悠悠一叹,上前一步,很自然在老妇人身边坐下,伸手犹豫了一下,还是帮老妇人擦了擦眼泪,柔声说道:“一个堂堂契丹太后,竟然哭成这样,成何体统?!” “我不是萧太后了,也不是萧恨水了,我现在是萧绰燕……”那老妇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契丹萧太后---萧恨水,闺名正是萧绰燕,含泪问道:“你偷偷跑过来,那李沧海,不知道?” “她---许是知道吧……”来人,正是文清的师傅,五宗之一---乐宗宗主逍遥子。 萧恨水精于用毒,那花篮上,留有特殊的香味,流到50里外的山谷中,正是移花宫的所在,花篮连漂了4日,逍遥子再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