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孔府疗伤,洞房花烛才能欺负莺莺 (第1/4页)
二人出了太平公主营房,就见外面,公孙胜、燕青、赵云小青,表情不自然看向自己,文清老脸一红,把腰板一挺,屁股再疼,也不能让兄弟们看出来啊:“兄弟们,咱们去看看武相他老人家去!” “走吧---”太平公主也是面色一红,看赵云等人的神色就知道自己打文清刀棍的事这帮人已经知道了,当先扳鞍上马,向城内行去。 文清也只好,呲牙咧嘴上了白龙马,跟在后面。 赵云看看公孙胜,意思是:看到了吧,这事,咱们以后少管为妙! 公孙胜冲赵云一挑大指,嗯,还是子龙有经验!今日,哥哥我算长见识了,嘿嘿…… 下午,文清和太平公主等人,回到洛阳城内,路过孔府时,文清让太平公主等人,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请孔莺莺。 到了后花园,文清又“滴滴滴---”吹那小竹哨子,不多时,孔莺莺行了出来,比以前没定名份时,可是从容多了。 见文清等在凉亭,孔莺莺奇道:“昨日刚来,今日怎么又来了?” “每天来看你一趟,还不好啊?”文清嘻嘻笑道,大手握住孔莺莺的玉手。 “油嘴滑舌……”孔莺莺娇羞嗔了句,“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确实有事,是这样哈……”文清解释道:“武相在雁门关受了伤,我想让你,一起过去看看!” “噢……”孔莺莺也听说刘光武受了伤,只是不知道伤的重不重,“你等着,莺莺去拿药箱---”说罢,轻移莲步,回闺房取药箱。 过了一会儿,孔莺莺提着药箱出来,和文清出了孔府,孔莺莺这才远远发现,原来太平公主等在外面,狠狠瞪了文清一眼,吓得文清一缩脖子,一个是刚打了自己刀棍的顶头上司,一个是刚求了亲的俏御医,哪个都得罪不起啊! “让公主久等了---”孔莺莺瞪完文清,倒是客气和太平公主打了声招呼。 “有劳莺莺meimei了---”太平公主感激回礼。 “还愣着干什么,走吧!”孔莺莺扭头冲文清努努小嘴,就和太平公主等人,一起赶往武相府。 ########## 武相府。 刘光武伤的虽重,但没有在床上躺着,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在凉亭内的一个太师椅上坐着,看着假山、池水、鱼儿,神情惬意,唉!好久没有这么享受生活了,只可惜…… “嗯?”刘光武见到文清、太平公主和孔莺莺进到凉亭,先是一愣,接着展颜一笑:“文清来了……” “武相!”文清上前一步,躬身一礼,他对这个大汉帝国的武相,从心底里敬重,顶天立地,刚正不阿,确是难得的国之栋梁,关心问道:“您感觉怎么样了?” “本相的伤,本相清楚---”刘光武微微摇头,见孔莺莺也来了,还拿着小药箱,客气道:“莺莺是想来为本相看病的吧?本相看,不必了---” “爷爷!”太平公主眼中含泪,上前劝慰道,“您就让莺莺看看吧---” “好吧……”刘光武拗不过太平公主,伸出右手。 孔莺莺赶忙上前,玉手一搭刘光武脉搏,眉头紧锁,“啊”了一声,玉手就撤了下来。 “怎么样?!”文清和太平公主同时问道。 孔莺莺面露戚容,看看刘光武,低头轻声说道:“莺莺想,武相爷爷自己心中有数---” “小妮子,你不是有什么大还丹,小还丹啥的吗?”文清焦急问道。 “那小还丹,莺莺这里,确是还有一颗,但---”孔莺莺美目含泪,迟疑道,“但恐怕没什么用!” “啊……”太平公主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一把扑入刘光武怀中,啜泣道:“爷爷……” “好了,好了---”刘光武拍拍太平公主玉背,豪爽安慰道:“爷爷这一生,辅佐当今皇上登位,历经数次大战,享受位极人臣的荣华富贵,能活到今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上天,已然够眷顾爷爷的了……” “可,大汉帝国,不能没有武相您啊……”文清痛惜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刘光武看向远方,缓缓说道,“我们这一代人走了,你们这一代人,正好登上历史舞台,能一展抱负……” “爷爷……”太平公主已然泣不成声了。 “太平,别哭了,爷爷一时,还死不了,你等请示一下皇上,捎信让在东南军的你二爷,北方军的你大伯,9月底之前赶回来,有些话,爷爷要当面跟他们讲!”刘光武对泪流满面的太平公主吩咐道。 “是!爷爷---”太平公主这才擦擦眼泪,点头答应。 看来,刘光武这是要安排后事了。大汉帝国,若是没有了刘光武这棵顶梁柱,皇帝再一归天,两棵支柱一倒,整个帝国,恐怕就要崩塌了,太子那帮人,能不能顶住这要塌下来的天,文清心里,实在是没底,看来,这回归东北的计划,要尽早准备了…… “太平,你陪莺莺下去坐一会儿,爷爷和文清说说话---”刘光武对太平公主吩咐道。 “好的!”太平公主又看看文清,拉着孔莺莺下去了。 ########## 凉亭内。 “武相对文清,有什么吩咐?”文清肃容问道。 “文清,本相不想问你是怎么想的,将来会怎么做,本相只想坦诚跟你说一个要求……”刘光武严肃对文清说道。 “武相但请直说!”文清心中一凛,躬身道。 “我刘家,300年来,代代相传,忠心耿耿辅佐傅氏皇族,本相不想身后,你和我刘家、和太平,兵戎相见,本相知道,你早晚要回归东北,东王百年基业,早晚要交到你手上,但你能否答应本相,将来,就是太子再不仁不义,不到万不得已,你不能起兵反汉……”刘光武盯着文清,一字一句说道。东王是他的徒弟,又没有子嗣,他当然能猜出东王下一步的打算了。 “武相,太子对您,都这样了,您还这么袒护他?!”文清不满叫道。他是从东王那里,得知刘光武受伤的经过,偷袭之人是欧阳不群,也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而文清一回来,荆轲就跟他说了欧阳不群受太子指使,带白莲教高手,对诚王一家48口实施灭口的事,也知道了除夕夜黑雪之战中,金龙卫、紫龙卫幕后的真正凶手,正是---诚王! “他……毕竟是本相的外甥!”武相苦涩叹道,他明知应该是太子派欧阳不群暗中下手,但还是没把这事,告诉皇帝,也不会把这事,告诉自己的二弟和三个儿子,怕他们将来为自己报仇,而影响大汉帝国的稳定--- 这就是忠臣,忠于大汉帝国的整体利益,忠于皇帝,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那将来,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