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南城,太平:你偷摸要去哪里啊? (第3/4页)
司马述和欧阳不群赶紧跪倒谢恩,心中暗自得意。 对司马述来说,太子登基,独孤家的势力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司马家就可以取代独孤家在军中的力量,进而向刘家发起挑战。 对欧阳不群来说,太子登基,白莲教就可以名正言顺,堂而皇之进入中原各地,加之孔家的主要力量撤往东北,白莲教就可以接收大部分孔家的生意,同时,借助太子的力量,白莲教在西域,就可以迅速壮大,统一西域各部落,也就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二人,怎能不高兴?! ########## 文清带着5个兄弟,向东走了不远,就遇到了公孙胜、燕青、虚竹三人,文清狠狠看了燕青一眼,燕青一激灵,赶紧低下头。 此时,也不是和燕青算账的时机,文清沉声道:“老六他们,应该在前面等着急了,咱们赶紧走!”说罢,带着8兄弟,一直往东赶去。 往前又行了30里,听前方一声大呼:“文清兄弟!”文清一喜,听出是二哥秦叔宝的声音,就见一个树林中,迅速驰出几十匹战马,为首三人,正是秦叔宝、常羽春、关胜。 最早离开洛阳的秦叔宝、刘志哙、魏直成、张良四人,已然在这附近,足足等了5天,心中是焦虑万分,他们知道,越晚撤离,危险越大,算算时辰,文清若是再不出现,他们就准备杀回洛阳去找了。 “二哥,老六,兄弟们!”文清催白龙马,就迎了上去。 众兄弟见文清,安然无恙杀出帝都洛阳,尽皆大喜。 “我就说嘛,文清兄弟福大命大,不会有事!”李逵嘿嘿傻笑。 “顺利吧?”张良关心问道。 “出了点小波折,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文清嘿嘿笑道,指指身后的智深、武松、虚竹和张翠山。 “四位兄弟也来了!”常羽春亲热叫道,兄弟们这才看清,原来有皇帝的4大隐卫同行,更是喜出望外。 “今后,我们4兄弟就和你们在一起了!”张翠山嘻嘻笑道。 “太好了!”刘志哙上去,狠狠锤了张翠山一拳头。 “皇上是不是…….”大哥魏直成立刻猜到了什么,沉声问道,四大隐卫同时离开皇帝身边,那肯定是皇帝出了状况。 “嗯!”文清沉重点点头,介绍道:“皇帝老爷子今日凌晨,已然驾崩,估计太子很快就会登基。” “唉……”关胜、刘志哙等人叹口气,皇帝也算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虽说知道他坚持不了多久了,兄弟们还是慨叹不已。 大家合兵一处,又寒暄几句,文清把皇帝驾崩,和最后9个兄弟,如何借助秘道,逃出皇宫,时迁如何半夜鸡叫,骗开城门,逃出洛阳,和大伙简单介绍了一下,文清自然把太平公主那段,自动过滤掉了。 于是时迁,一下子就成了英雄。 “行啊!没看出来,你小子长本事了---”花荣冲时迁调侃道,边上阮小七、蔡庆等梁山兄弟,也是频频点头。 “嘿嘿!托文清兄弟的洪福,急中生智,急中生智…….”搞的时迁直挠头,很不好意思。 见兄弟们都凑齐了,不算文清自己,整整50个兄弟,分别是: 原铁一团3人:常羽春、赵云、燕青。 铁一营7人:呼延灼、邹渊、邹润、杜兴、朱贵、朱富、孙新。 铁二营8人:李应、杨雄、徐宁、董平、蒋敬、施恩、樊瑞、金大坚。 铁三营9人:刘志哙、朱仝、李俊、雷横、朱武、黄信、童威、童猛、宋清。 猛虎团6人:秦叔宝、孙立、萧让、裴宣、杨林、乐和。 飞鹰团4人:张飞、凌振、穆弘、穆春。 梁山好汉7人:关胜、公孙胜、花荣、李逵、阮小七、蔡庆、时迁。 4隐卫:智深、武松、张翠山、虚竹。 原桃园兄弟2人:魏直成、张良。 终于猛虎出笼了,此地不宜久留,文清豪气万丈,高声喝道: “常羽春、智深、张飞!” “在!”常羽春、智深、张飞沉声应道。 “你三人,率铁一营、飞鹰团10名弟兄,10部诸葛弩,前头开路,若有阻挡,格杀勿论!”文清发出第一道命令。 ”诺!”三人拨马,冲到最前面:“铁一营、飞鹰团,跟我们来!”率10个弟兄,向东就走。 “秦叔宝、张翠山、虚竹!”文清再喝。 “在!”秦叔宝、张翠山、虚竹高声应道。 “你三人,率铁二营、猛虎团13名弟兄,10部诸葛弩,负责断后,若有追兵,格杀勿论!”文清发出第二道命令。 “得令!”三人拨马,冲到最后面,“铁二营、猛虎团,跟我们来!”率13个弟兄断后。 “关胜、公孙胜、刘志哙!”文清三喝。 “在!”关胜、公孙胜、刘志哙振声应道。 “你们带铁三营、梁山13名弟兄,10部诸葛弩,随我、魏直成、张良、武松、赵云、燕青居中。”文清发出第三道命令。 “遵令!”3人立刻下去,招呼剩余的弟兄。 “出发!”文清大手一挥,带50名弟兄,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有这50名兄弟,前面,就是有千军万马,也挡不住兄弟们的回归东北之路。 这次,桃园70名兄弟,能兵不血刃,一个不落,离开帝都洛阳,是之前大家没想到的,只是不知早走了6天的大老婆玉梅她们,情况如何了……文清一路疾驰,心中,不由有些担心。 还真是好事不灵坏事灵,他的担心真的应验了! 回归东北,哪是那么容易的! 他这一路,也是步步艰辛、步步血! ########## 大年初二。皇宫,乾清宫。 司马述和张须果前来求见太子。 “禀告皇上!在文清的营房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