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子高:我的请求并不高,一夜足矣 (第7/8页)
“怎么还叫太子殿下啊?以后私下里就叫我大哥吧。”勇庆太子故意扳起脸挑理道。 “好的,大哥。”韩子高只好改口。 “这才像话嘛。”勇庆太子心情一下子比昨夜好了许多。 “大哥,我也想提醒您一句。”韩子高正色说道。 “但说无妨。”勇庆太子看过来。 “真正应该当心晋王的,应该是大哥您才是啊。”韩子高见左右没有外人,低声建议道。 “你看出什么了吗?”勇庆太子心中一凛。 “我总觉得这次品诗会,晋王是有些用意的,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当年支持皇上登基的一些重臣,包括八大世家的司马家、王家等势力,和晋王走的都比较近,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人最近的接触非常频繁,极不寻常,大哥你不得不防啊。”韩子高眉头紧锁一一分析道,别小看了她开茶社的这三个月,可是前后探听了不少消息,清高茶社几乎成了消息的集散地。 其实一个月前,勇庆太子就曾请韩子高帮忙秘密搜集洛阳城内敏感的消息,他之前和韩子高走的如此之近,一方面确实是对她有些好感,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清高茶社的先天优势,他是希望把清高茶社打造成自己的情报据点,所以才不遗余力加以扶持。 “嗯!谢谢高阳,大哥知道了,今后,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一定要及时通知大哥。”勇庆太子面色凝重说道。 “好的,只要高阳在洛阳一日,一定会帮大哥的!”韩子高重重点点头,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洛阳还能呆多久,也许半年,也许一年,反正早晚都要走的。 从她与太子和晋王这段日子的接触看,知道太子人品上比晋王高出太多,晋王看她的眼神,除了狂热的占有欲望之外,没有别的,如果让她个人选,她自然会坚决站在勇庆太子一侧,在她心中,如果哪一天真的晋王登上皇位,那她第一个选择,就是带着惠子逃离洛阳! 否则她们二人决逃脱不了广庆的魔爪,下场肯定是凄惨的。 勇庆太子虽然相对忠厚,但也不是白给的主,生在帝王家,多多少少都要有些政治斗争的经验,至少要有些保命的手段,所以他对广庆不是没有提防,而且提防正在一步步开始增强。 但客观上说,这种提防确实还远远不够,而且启动的有些晚了,有些瞻前顾后,他始终认为父皇登基还没到三年,身体状况也不错,后面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准备,不急于一时,怕自己过早培植太子府的力量,会引起父皇不必要的猜忌,于自己的太子之位不利。 直到7月份朔州关、太原之战后,勇庆太子也发现父皇的状态有些低迷,生活开始奢靡起来,甚至将貂蝉纳入后宫,他不相信背后没有广庆的暗中运作,这才开始秘密着手准备一些事情,其中一项,自然是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了。 同时他也着重加强了自己的护卫力量,这次到万山湖参加品诗会,他不但带来了两大隐卫,而且随同前来的护卫加上北大营精骑超过了400人,沿途还放出了不少暗哨,安全等级与之前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二人一路说着话,早就不像早上刚见面时的尴尬了,一路走的也不算太快,不到两个时辰,赶到了离洛阳城还有20里的龙王庙附近。 正走着,前面,一个护卫匆匆打马而回,躬身禀报道:“报太子殿下得知,前面太子妃的车驾在刚刚到了此地。” “合德?!她怎么来了。”勇庆太子有些狐疑看向韩子高。 “大哥,嫂子不会是误会了,兴师问罪来了吧?”韩子高俏脸一红道。 “你还别说,真有可能!”勇庆太子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到万山湖来参加品诗会,赵合德是知道的,但却多少有所隐瞒,并没有对她细说有什么人会参加,只是说相健需要有人照看,不便夫妻两个人都去,于是把赵合德留在了家中。 “身正不怕影子歪,咱们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怕什么?!”见勇庆太子和韩子高都有些心虚,惠子满不在乎说道。 “早上你不就误会我了?”韩子高可不愿意和赵合德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照面,对勇庆王子一抱拳:“那,大哥,我还是带着百惠躲一躲吧。”她知道,如果让赵合德看到自己和勇庆太子一同返回洛阳,不误会也得误会了,就跟早上惠子误会自己和长今有jianian情一般,这种事一旦被撞见,那是有口说不清,还是少发生的好。 “也好,我去安抚住她,你赶紧躲躲吧。”勇庆太子一听有道理,赞同点头,带着慧石、杨五郎缓辔先前,韩子高见周围也只有龙王庙能暂时可以落脚,于是带着惠子催马就向龙王庙驰去。 惠子小嘴撅得老高,老大不愿意,但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韩子高的劝慰下,也不再坚持留下来了。 勇庆太子到了前面,果然看到赵合德的马车停在那里,周围至少有50名护卫,苦笑进到马车内询问了一下,正如韩子高所料,赵合德一早就得到了消息,说勇庆王子品诗会上跟高阳公子、百惠小姐眉来眼去,这次品诗会就是为她们二人举办的,目的是讨她们二人欢心,品诗会后,勇庆太子左拥右抱两位美人而去,羡煞了数百位参加品诗会的才子佳人。 赵合德一听就急了,她身为太子妃,还是很贤良淑德的,并没有限制勇庆太子纳侧妃,如果在外面偷偷摸摸找个女人,不让外人知道了她也能忍,但却不能容忍他在外面公开找女人,特别是公开找的还不是女人! 这事可是数百位才子佳人亲眼所见啊,要是传到皇帝那里,根本就百口莫辩,无从解释! 更有甚者,这事要是被有心之人刻意炒作,勇庆的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对赵合德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情了,她哪还能再太子府中坐下去,赶紧带人就出了城,在这里正好碰上了勇庆太子一行。 好在韩子高、慧子离开的及时,否则真撞见了,赵合德一怒之下能闹出什么事情来,还真两说呢。 反正韩子高二人已经离开了,勇庆太子好言解释了几句,甚至是对天发誓绝无此事,并找来慧石、杨五郎出马作证,赵合德再看既然在这里堵住勇庆太子一行,那他应该是天没亮就离开万山湖了,勇庆太子一向也是本分之人,终于打消了疑虑,和勇庆的人马合兵一处,返回洛阳城。 勇庆太子骑着马一边往回走,心中还一边气恼:这是谁没事找事,把一些内幕消息透露给她的啊,看样子是昨晚参加品诗会的什么人连夜返回洛阳,这才把消息透露给了赵合德,自己也不好意思问赵合德的消息是哪里来的。 其实他们还是低估了消息的传播速度和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他们中午回到洛阳后才发现,事情的后果已经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整个洛阳城内都传开了,身为太子的勇庆,昨晚和高阳公子、百惠小姐春宵共度,传的有鼻子有眼,不由得让人不信,整个太子府立刻风声鹤唳。 与此同时,其他消息也接踵而至,说晋王广庆是带着张妃、尹妃参加的品诗会,显得中规中矩,与勇庆太子比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接着,民间就有了换太子的呼声,声音虽然不大,但也足以乱人心智。 当天下午,太子不得不带着慧石、杨五郎匆匆进宫,向皇帝禀明情况,被皇帝极为严厉的训斥了两句,好在因为刘太后最近身体不好,短时间内皇帝也无暇顾及是不是换太子的事。 另外,昨晚和勇庆太子喝酒喝到很晚的朱高公、李天澄也向皇帝进言,证明勇庆太子昨晚确实是跟他们在一起,并没有在高阳公子、百惠小姐的别墅过夜。 后来赶回来的赵德芳、黄承彦也证实,今日一早,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