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238章安乐:逃命的本事在我家坏蛋之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安乐:逃命的本事在我家坏蛋之上 (第5/5页)

。他既是西蜀唐门之人,又是文清的11铁卫之一,职责告诉他,安乐公主此次回西蜀的行踪已然暴露,此时安乐公主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他无法向西蜀和东北两方面交代!

    "走!"安乐公主也不是当年做事不管不顾后果的火玫瑰了,少年气盛的暴脾气一过,冷静下来也知道事态严重,断然下令,看来今晚这客栈是住不成了,必须连夜赶路远离此地,好在这里离湖北郡已经不远了,明日中午前肯定能离开重庆郡,到时候司马化及就是调正规军来,也是鞭长莫及,湖北郡的郡守黄承彦可不吃司马化及这套。

    "诺!"唐13等4人沉声应了句,护送安乐公主大步行出客栈外。

    "他死了!"安乐公主冲客栈内那已经有些呆傻的梦怜儿娇喝一声,然后搬鞍上马,趁着夜色,向东北方向绝尘而去。

    他们身后,梦怜儿听到安乐公主说话,娇躯一震,她自然知道安乐公主口中的他是谁了,失魂落魄行出客栈外,找到那书生已经冰冷的尸首,随手将那份墨迹未干的休书撕的粉碎,纸屑纷飞如漫天飘落的纸钱,她将满是泪水的俏脸轻轻贴到那书生已经冰冷的脸颊上,喃喃自语:"对不起,怜儿错了,下辈子怜儿会守着你,一辈子就做你一个人的女人。"

    她抱着他,就这样走了一里路,最后消失在滚滚长江中。

    司马化及还真没有派兵去追杀安乐公主,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也知道来不及了,另外他也不敢,现在不管中央军和西蜀如何大兵团对决,但明面上双方还都是君子之战,没有派人互相刺杀对方高层,否则双方强者尽出,就算达不到目的,但也足以造成整个大汉帝国内部的恐慌,尤其是洛阳方面在这一问题上其实更加慎重,因为他们控制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更容易造成恐慌,再者西蜀唐门更擅长偷袭刺杀,真要挑起双方针锋相对的刺杀,恐怕吃亏的反倒是洛阳方面。

    进一步讲,司马化及如果敢动安乐公主,他得到的打击将是双重的,除了西蜀外,还会有东北,那文清可是有仇必报的主,说不定会借此机会找到东北八旗入关的理由,届时数万八旗铁骑入关,与西蜀南北呼应,中央军将腹背受敌,他司马化及可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

    再说了,安乐公主在雁门关一曲十面埋伏击退契丹10万铁骑,在大汉帝国军中和百姓心中影响力极大,若是知道自己伤害了安乐公主,恐怕军心、民心都会倒向东北和西蜀,自己不被吐沫星子淹死,也得被白菜梆子砸死,或者被广庆踹死。

    如果到了那时,他恐怕都看不到最后的结局,因为东北和唐门决不会允许他继续活在这个世上,惨烈的报复首先就会从他开始,甚至都不用文清派人从东北万里迢迢赶来,西蜀离此地不过几百里,唐三少一日之间就会赶到,就算他躲进东南军的驻地,可一万东南军,又能保护他几日?

    再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背后的司马家恐怕也会跟着遭殃,整个家族都会陷入人心惶惶之中,甚至300年来的基业会被连根拔起,而罪魁祸首就是他司马化及。

    他甚至都没有将安乐公主在重庆郡出现的消息传出去。

    怎么传出去?说自己看到安乐公主了,然后任由她大摇大摆离开重庆郡?

    还是说自己损失了6名4级护卫,最后没能留住安乐公主?

    还是说自己临阵脱逃,弃4名护卫而不顾,不战而退,而且把自己的女人给扔了?

    那自己那个女人是谁?怎么对外解释啊,这不是越描越黑,没事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所以,他只能吃个哑巴亏,打落牙往肚子里咽,谁让他遇到了安乐公主这个克星了呢?

    忍着吧!

    所以,安乐公主此次回西蜀,最后还算是有惊无险。

    不过司马化及后来还是将气撒在那巫溪城城主身上,逼其请辞让位,换上了自己心腹__他那个小舅子。

    后来西南四郡的袍哥会对中央军一直比较敌视,在中央军数次进攻西蜀的过程中,都是暗中或多或少制肘,并向西蜀暗通有无,与这次司马化及的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

    (作者的话1:安乐公主从西蜀回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吧?倒是把司马化及吓的够呛—

    现实历史中的重庆--夏商时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巫山地区催生了早期的巴国文明。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由江州入蜀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由江州入蜀平定益州。

    三国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蜀。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隋炀帝大业初年,州废,复为巴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唐玄宗天宝初改南平郡,唐肃宗乾元初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剑南道辖地。

    宋代时,属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宋朝末期,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先后攻陷阆中、德阳、资中、遂宁等多个四川重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夏,10月,蒙军为堵截从重庆救援四川成都的援军,在重庆合川打响钓鱼城之战。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元宪宗)被流弹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格局。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蒙军攻破四川,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为防御之需,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而合川钓鱼城直到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被占领。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元顺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平夏,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