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济南大明湖,看完了就得娶本仙子 (第1/4页)
山东郡郓城县,东溪村。 击退了欧阳不群和耶律楚材等众多高手,虽说损失惨重,但基本目的已然达到,当日,文清把张青、唐14、萧让、金大坚、杨林等阵亡的兄弟,安葬在十里坡,第二日,带着大队人马迅速赶往济南城。 路上,路过郓城县时,文清心中一动,冲身旁的公孙胜问道:“晁盖大哥家不就在郓城县吗?” “正是!”公孙胜默然点点头。 “晁大哥家中听说有位老母亲,不知是否健在--”文清不由问道。 “应该健在,只是听说身体一直不大好。”张清接话道,神色有些黯然,晁盖可是他们梁山兄弟的带头大哥,可惜阵亡在曲径关。 “当年咱们第一次撤离洛阳时,你专门有吩咐,所以我曾去过晁盖大哥家,本想请大娘一同到东北享享清福,但大娘执意不肯,说她身体不好,就不去东北给兄弟们添乱了,所以就没有勉强。”戴宗解释道。 “不过山东是孔云书做郡守,经常会安排人过去照看一二。”阮小七进一步介绍道。 “当年晁盖大哥离家后,很少回家,阵亡前,也就是那次去洛阳时,回过一趟家。”时迁有些伤感道,孔莺莺不放心,让他从济南赶过来接应,刚刚与文清他们汇合。 “那正好顺路,咱们过去看望她老人家一趟吧。”文清提议道。 “好!”公孙胜、阮小七、时迁、张清、戴宗等几个梁山兄弟一齐点头。 一行人由戴宗引路,来到郓城县东溪村,在村东面两间普通的民房前停下脚步。 “就是这里吗?”文清扭头问戴宗。 “没错,就是这里。”戴宗肯定点点头。 “啪啪啪--”文清面色凝重敲了敲门。 “何人啊?门没锁,进来吧,咳咳--”里面传来一个苍老老妇人的声音。 “吱呀--”文清轻轻推开院落门,就见里面干干净净,举步走向声音传出的那间房门,在门前默默站立,久久无语,一时间空气有些压抑,他知道,房间里肯定就是晁盖大哥的母亲了,听声音,身体确实不太好。 “老太婆身体不好,不能亲自开门了,请进吧,咳咳---”里面的老妇人听外面似乎来了不少人,但停在门口都没有进来,再次出声唤道。 文清深吸一口气,这才推开房门,一股药味传了出来,一个面色苍白的老妇人,应该有60多岁了,斜躺在床榻之上,一脸慈爱看过来,见文清进来,是个陌生的年轻人,气宇轩昂,自己以前似乎没见过,不由一愣,喃喃问道:“你是?” 文清见到老妇人,心中莫名一阵酸痛,紧走两步,扑倒在床前,泪流满面痛呼一声:“母亲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母亲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跟着文清进屋的公孙胜、阮小七、时迁、张清、戴宗噗通跪倒,纳头便拜。 “母亲在上,受孩儿一拜!”院落中,常羽春、荆轲、多睿衮、赵云、燕青等人也跟着拜了下去。 “母亲在上,请受孩儿一拜!”铿锵声中,院落外,正白旗300重装步兵在郁保四的率领下,也拜了下去。 今日,他们是代表阵亡在曲径关的晁盖大哥来探望他的老母亲! 是代表晁盖大哥来拜的! 是代表幸存的梁山兄弟,代表曲径关幸存的桃园兄弟来拜的! 文清说的对,晁盖大哥的母亲,就是他们的母亲,就是他们的娘! “你,你叫老身什么?”那老妇人正是晁盖的母亲,声音有些颤抖问道。 “娘,您就是我们的亲娘!”文清跪在那里,重重磕了三个头。 “您就是我们的亲娘!”公孙胜等屋里屋外的数百兄弟跟着磕了三个头。 “你们是盖儿的兄弟?快起来,快起来--”那老妇人虽然不认识文清,但却认出他身后的公孙胜、时迁、戴宗等人,立时明白过来,见屋里屋外加院外,怕有数百将士跪在那里,挣扎着起身就要下床相搀。 “娘您躺好,”文清赶紧扶住她,一脸愧色道:“孩儿不孝,三年都没能来看望您。” “这位就是晁盖大哥的兄弟文清,现在是东北少主,专程来探望您。”戴宗等人围拢过来,介绍道。 “原来你就是文清啊,”晁盖的母亲一脸欣慰,“盖儿交了个好兄弟啊,还有你们这帮兄弟!”她自然知道,文清三年前专程让戴宗过来,请她到东北定居,这里是大汉帝国腹地,危机重重,文清居然还是冒险前来看望自己,心中大为感动。 “娘,您一个人住在这里,也没人照料,这次还是跟我们回东北吧。”文清诚恳说道。 “娘身体不行了,怕是坚持不了几日了。”晁盖母亲微微摇摇头,“娘这些年过得挺好的,也不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周围街坊都很照顾,孔郡守那边隔三差五就会安排人过来探望。” “娘!”文清眼泪扑簌簌落下,他当然看出来了,晁盖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也就是这几日的时间,今日也许是因为自己过来有些兴奋,但完全是回光返照。 此时外面村内百姓听到响动,都纷纷围拢过来,当听说是晁盖的兄弟们来探望时,都感动涕零,纷纷交口称赞。 “你们深入险地,还是尽早返回东北吧,别在娘这里耽搁时间了。”晁盖母亲慈爱摸摸文清的额头,“你能来看望娘,娘就心满意足了,娘临死前,能看到这么多英雄豪杰的儿子,也瞑目了。” “不,娘,这几日,就让孩儿尽尽孝心,多陪陪您吧。”文清哽咽道。 “那好吧。”晁盖母亲不再坚持。 当天,文清和兄弟们围在晁盖母亲病床前,陪她聊天,给她讲晁盖大哥的英雄故事,给她讲兄弟们的生死之交,直到第二天一早,晁盖母亲安详闭上了双眼。 文清和众兄弟披麻戴孝,与公孙胜、阮小七、时迁、张清、戴宗等梁山兄弟亲自为晁盖母亲抬棺,在东溪村为老人家风风光光办了丧事,这才洒泪而别。 没有晁盖,就没有兄弟们的今天,晁盖母亲的这份荣耀,是她应得的! ########## 从郓城到济南,正好路过一个重要的地方—五岳之首的泰山,文清带着常羽春、多睿衮等人索性登泰山转了一天。 泰山位于山东郡泰安中部。主峰玉皇顶高达500丈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古以来,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大汉帝国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孔子有“会当凌绝顶,一览天下小”的感叹。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这泰山确实是大气磅礴啊!”文清登上泰山之巅,不由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