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352章大帅为天广拉马,他日必一统九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大帅为天广拉马,他日必一统九州 (第2/5页)

  “什么消息?”文清抬眼问道。

    “长城东线的刘成裕、刘成周、西线的全庆王子,已经率北方军第四军主力、第三军余部和第一军团余部,主动放弃关隘,向南撤离。”

    “噢?!”文清心头一沉,没想到刘成裕的动作如此之快,看看一旁的李广、张良,问道:“能确定是撤往哪里了吗?”

    “目前还不清楚。”荆轲据实答道。

    “如果所料不差,应该是太原方向。”张良微微点点头。

    “可惜!没想到对方撤退的如此坚决,现在再追,恐怕来不及了。”文清稍微有些遗憾,北方军主力若是撤走,将来兵进中原,恐怕阻力会大上数倍!

    “嗯……”月牙儿也点点头,“雁门关离太原城虽然不远,但中间还有原平、祈州几座城池,若咱们全力追赶,也会在这几处关隘遇阻。”

    “那就随他们去吧,咱们的大军,尚未完成集结,目前还没有那么大胃口,一口吃掉对方。”张良建议道。

    “大帅,还有一个情况……”荆轲欲言又止。

    “什么情况?”文清诧异问道。

    “据杨延禅将军传回来的消息,他们东侧阳高关的235师,似乎没有动!”荆轲答道。

    “真的?!”文清腾的站起身形。

    阳高关他当然知道了,那里的守将,是刘光仁的孙子---刘志扬!

    “这刘志扬想干什么?”秦叔宝眉头一皱,喃喃念叨。

    “刘成裕不会是想用他,来拖住咱们吧?”多睿铎分析道。

    “管他的,小叔,您给我3天时间,我正黑旗给您拿下阳高关!”常茂一听有仗打,赶紧请命。

    “恐怕不用打了……”张良微微一笑,阻止常茂道。

    “为何啊?!”常茂挠挠头。

    “这刘志扬,怕是想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啊……”徐士绩立时就听明白了,微微笑道。

    “不错!这恐怕不是刘志扬的意思,更不是刘成裕的意思。”张良解释道。

    “四哥是说,是刘光仁的意思?”月牙儿聪明无比,也想明白其中道理。

    “那就太好了,若是这刘志扬起义,刘成裕和全庆王子撤往太原的总兵力,就只剩下6万5千人了,将来对付起来,要少费很多周折啊。”文清兴奋道。

    “既然这样,我建议,咱们主动派人前去示好。”张良建议道。

    “嗯!”文清点点头,冲戴宗言道:“你去一趟杀虎关,通知杨延禅,请他出面,带人去一趟阳高关,就说,我文清欢迎刘志扬加入东北军!”之所以请杨延禅出面,是因为他和刘志扬,可是在洛阳一同办的婚礼,熟的很!

    “遵令!”戴宗转身离去。

    “张良,你下去命令横断山西侧的李逵、岳云鹏,率镶黄旗、镶白旗3万5千将士,即刻从曲径关入关,留下镶黄旗一个师,镇守西线长城,剩下3万将士,迅速向雁门关集结!”文清冲张良吩咐道。

    “好!”张良应了声,下去安排。

    ##########

    刘志扬到底是怎么想的?

    7月2日。

    北方军235师驻地---阳高关。

    235师师长刘志扬,前日就接到了爷爷刘光仁的一封密信,陷入沉思。

    刘光仁在密信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要刘志扬献出阳高关,加入东北军!

    刘志扬知道,爷爷刘光仁作为刘家的家主,之所以示意自己投奔文清,还是在考虑后面的选择,刘家,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所以,在大伯刘成裕要求自己随同撤离时,刘志扬选择的沉默,按兵不动。

    正在此时,外面有亲兵来报:“阳高关南门外,杨延禅率233师5000将士列阵关外,求见将军!”

    “来的够快的啊!”刘志扬微微一笑,站起身形:“命令全师将士,出关列阵!”

    ”诺!”那名亲兵领命下去。

    阳高关外。

    杨延禅见刘志扬率部出关,就猜到了八九分,远远抱拳施礼:“刘兄别来无恙啊?!”

    “杨兄倒是走在了兄弟前面啊!”刘志扬催马来到近前,心照不宣,亲热打招呼。

    “哥哥我今日来,是想邀请刘兄弟,一同到雁门关见文清大帅!”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杨延禅直言道。

    “兄弟我正有此意!”刘志扬微微一笑,“这就走!”

    “好,痛快!”杨延禅哈哈大笑,冲刘志扬后面的235师将士朗声道:“235师的兄弟们,咱们两个师今日,就一起投奔明主!”

    “大风!”

    “大风!”

    “大风!”

    1万将士,举刃高呼!

    7月4日。

    北方军235师师长刘志扬,率235师宣布起义,随杨延禅的233师、张飞的镶黑旗共3万5千将士,抵达雁门关,受到了文清的热情接待。

    ##########

    7月6日,见杀虎口、雁门关不攻自破,刘成裕、全庆王子等人,被迫率北方军余部,撤退到山西郡太原城,加上山西郡李天澄率领的5000郡兵,7万大军,固守太原,另外位于北平郡霞云岭横刀山庄的3000刘家子弟,也一同撤往随军太原,那可是刘家的根基啊。

    自此,4000里长城,不攻自破。

    太原城内。

    全庆王子一脸沮丧,率第一军团2万将士,进入太原城,见到刘成裕苦笑道:“没想到,4000里长城,文清兵不血刃就击破了,好在,咱们的人都撤回来了……”

    “全庆王子有所不知,我只带回来4万5千将士,刘志扬没有跟回来……”刘成裕叹口气。李广归顺文清,他随惊讶,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文清之前在雁门关时和李广比较熟悉,他是见到三弟刘成周后,才知道刘志扬留在了阳高关未动,此时,也隐隐猜到,应该是二叔刘光仁做了手脚。

    “人各有志,勉强不得!”全庆王子先是一愣,刘志扬可是刘家的人,没想到却归顺了文清,不过,刘志扬也不是第一个归顺文清的刘家人,之前,刘成温、刘成琦、刘志哙不就是先后为文清效力了?遂安慰道:“我7万大军,守住太原一年半载,当无问题,后面看情况再说吧……”

    “也只好如此了---”刘成裕点点头。有些事,他不好跟全庆王子提,他不知道,广庆皇帝知道刘志扬的事之后,会不会对刘家有所惩戒。

    ##########

    7月6日。雁门关。

    文清将北方军231师、233师、235师三个师,吸收入东北八旗军序列,其中231师并入镶黄旗,233师并入正蓝旗,235师并入镶黑旗。

    而后,文清留下杨延禅率并入正蓝旗的233师,护卫长城东线,蒙古铁骑部署1万铁骑,由铁阔台率领,留守草原,西夏铁骑部署2万将士,由李黄蓉、李辅国率领,留守西夏。

    文清在雁门关,带着秦叔宝、张飞、武松、赵云等人,拜祭了独孤去病的墓,又到曲径关,拜祭了杨延兴、李少卿等人的墓。

    明日,文清就要率部南下,临行前一日晚上。

    李黄蓉率部赶到雁门关,亲自将裴元庆率领的3万西夏铁骑,交到文清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