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2章大帅为天广拉马,他日必一统九州 (第5/5页)
主攻邯郸的消息后,命尉迟敬德率王青书的1万南大营,增援邯郸。 ########## 7月19日,邯郸城。 连年征战,加上文清大军围城,这些年,司马家与文清,势不两立,却眼睁睁看着文清的力量,一日日壮大,而自己辅佐傅正胥和傅广庆两代皇帝,6征西蜀无果,司马述气急攻心,身体终于跨了…… “化及啊---”病榻前,司马述有气无力对司马化及说道:“你大哥武功尽废,今后,这家主之位,就传给你吧。” “父亲!……”司马化及跪在床前,泣不成声。 “皇帝这天下,恐怕做不了多久了,你若能杀出邯郸,就退回东南,看能不能与文清,划江而治吧,千万记住,要为司马家,留下一支血脉,就把我葬在邯郸吧……”司马述说完,气绝身亡,他愧对先帝傅君峰,自然没脸葬在傅君峰身侧了。 “文清,我司马化及与你,势不两立!”司马述病床前,司马化及咬牙切齿说道。 “司马将军,节哀吧---”刚刚增援到邯郸的尉迟敬德,带着王青书行进来,劝解道:“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抗击东北军的进攻吧。” “好吧!”司马化及这才擦擦眼泪,站起身形:“想攻破坚城邯郸?我看那文清准备用多少东北军陪葬!” “就是,咱们在邯郸,与东北军拼他个鱼死网破!”王青书也跃跃欲试道。 “咱们别轻敌,东北军进攻邯郸的数量上虽然不会超过咱们守城兵力的三倍,但战力强悍,不容小觑!”尉迟敬德还算比较冷静,沉声提醒。 “他们东北军之前虽然顺风顺水,但那都是在野战,九州大陆真正的坚城,他们还没遇到过,今日到了邯郸,可就没那么多便宜可占了!”王青书不屑道。 王青书说的不无道理,东北军虽然历经多次大战,但真正的攻城之战,也就是汉城那一战,象雁门关是不攻自破的,太原城目前是围而不打,邯郸城确实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硬骨头---中原腹地的四大坚城之一---邯郸! 邯郸城中不但有6万士兵,还有至少3位战力超过5级初阶的猛将! “嗯!尉迟将军说的也有些道理,咱们不能轻敌!”司马化及没了老爹,一下子也沉稳了许多。 ########## 创庆6年7月19日,司马述在邯郸病死,临终,将家主之位,传给司马化及。 司马述,也成为皇帝傅君峰在世时,留下的8大重臣中,最后一个还忠于广庆皇帝之人,也是广庆皇帝手中仅存的三个六级强者之一,其他两个人---刘光仁和刘成裕,广庆皇帝对其控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司马述在先帝傅君峰去世后,位极人臣,这些年确实是呼风唤雨,但最终却郁郁而终,不过,他也算是善终…… 皇帝得到司马述病死的消息,着实伤心了三日,命司马化及,继续统帅邯郸城的大军,领大将军军衔。 武林榜上,再次失去了一位六级中阶强者---司马家家主,大汉帝国刑部尚书---司马述! 远在杭州的貂蝉,从大哥司马智及口中得知父亲司马述身死,也是悲痛不已,无论如何,毕竟那是生她养她的父亲啊! 这些年,她也是夹在文清和司马家族中间左右为难,其实她一个弱女子也做不了什么,更别说调和双方的矛盾了,只能看着两方打打杀杀,为两边都捏着一把汗,谁受到伤害她都难受,最后只能选择隐居而置身事外,顺其自然了。 父亲司马述去世了,大哥司马智及隐退了,还有二哥司马化及、三哥司马士及、侄子司马成都等人呢,那都是她的至亲,后面的大战在所难免,以前她是更多为文清的安危担心,现在开始担心司马化及等人的生命安全了,双方这么不死不休打下去,司马家族早晚还会有更多的子弟阵亡的! ################################################## (作者的话1:现实历史中,李广难封,本书中,算是给李广一个补偿吧……) (作者的话2:东北军顺利突破长城沿线,下一步就该摧枯拉朽了吧?未必!) (作者的话3:司马述也去世了,他们那一代人落幕了,司马述在本书中算是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了,前后侍奉傅氏皇族三代君王,对前两代都有些不忠…… 现实历史上的安阳--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五帝之一颛顼建都于今安阳黄县境内,在位78年。夏朝,第六个国王胤甲(别名孔甲)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 殷商后期,安阳是商都殷墟。商朝一共进行了13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时期,都城从“奄”(位于今山东省境内)迁到“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改称“殷”。史称“盘庚迁殷”。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78年。前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之师伐商纣,牧野之战,纣王兵败**,殷亡。 春秋时期,安阳先属卫国,继而属晋国;战国时期,安阳属魏国,后属赵国。“安阳”一名始于战国。秦统一六国后,安阳地区大致属河内郡和邯郸郡,置安阳县。 西汉初年,废安阳县并入荡阴县,此后直到西晋才得以重置。东汉末年属袁绍势力范围。204年,曹cao打败袁绍,攻取邺(安阳地区),重建邺城,使邺城成为东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曹cao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220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 西晋时期,属司州魏郡。十六国时期,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401年),在邺立相州。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577年北齐灭于北周。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下令火焚邺城,安阳城成为新邺城。 隋末今安阳滑县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起义。宝应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适讨伐驻相州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叛军。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 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中书省。明清时期大体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 (作者的话4:文清现在的兵力是越来越多了,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场一场大,首先他面临的就是坚城邯郸,邯郸在历史上,可是有名的很那。) (作者的话5:广庆皇帝这时候又想到太平公主了,这不是难为太平公主吗?好在只有一个太平公主,如果有10个8个太平公主,估计文清这中原也不用打了,嘿嘿。)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