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359章雷峰塔倒,亲迎单五嫂,西王出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雷峰塔倒,亲迎单五嫂,西王出马 (第2/4页)

位于中台怀镇30里外的清凉谷,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

    五台山上香客众多,文清不愿意跟香客们人挨人挤,就找了一处清静的寺院,看着似乎没人,抬腿就要进去。

    “这位施主,这里是我师傅清修之地,外人不得入内!”这时一个和尚拦住了去路。

    “噢?!”文清诧异一愣,看这个和尚似乎有些面熟,一时想不起来,笑问:“这寺庙不都是让人进来拜的吗?我拜一拜就走,绝不打扰师傅们清修就是。”

    “不行!”那和尚还挺倔,坚决不退步。

    “你知道我们是谁,就敢拦?!”武松怒道。

    “武松二哥,咱们是来拜佛,可别污了清静之地。”太平公主赶紧劝解道。

    “是呀!咱们换个地方吧……”月牙儿今日来,还确实有个心愿要许,见状拉着文清衣袖就走。

    “唉……”文清自从得了13颗佛珠,在白马寺,在吐蕃雪山,又受到玄奘大师和雪山活佛的耳熏目染,对佛家还是很尊重,听言稍一犹豫,转身就要走。

    “阿弥陀佛,让他们进来吧……”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诺,师傅!”那和尚躬身应了一声,一抬手,示意文清进去。

    “谢谢师傅!”文清双手合十,客气冲那和尚点点头,带众人举步行了进去。

    进到里面,文清见一50多岁的僧人背对着自己,正在拜佛,文清和太平公主、月牙儿、赵云在佛祖佛像前虔诚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嘴中喃喃念叨:“愿佛祖护佑天下苍生,不再受那战乱之苦!”

    “施主心怀天下,重情重义,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僧人闻言,转过身来,手捻佛珠,双眼低垂说道。

    “你是……大伯?!”文清一见那僧人,身形一震,那僧人非是别人,正是大汉帝国上一任皇帝---傅正胥!傅正胥是东王的大哥,当然就是文清的大伯了。同时文清也想起来了,外面那个拦路的和尚,正是当年皇奶奶身边的---小安子。

    “贫僧已经脱离尘世了,现在法号---行痴……”那僧人微微笑道。

    “文清见过行痴大师!……”文清躬身见礼,不管之前双方有何恩怨,现在都过去了,正胥皇帝三个儿子,已经死了两个现在自己则被广庆皇帝逼下台,也算是得到应有报应,大女儿金莲公主倒还可以,目前留在金州城付家庄。

    “今后,还望施主能如在佛祖面前所说,善待天下百姓!”行痴大师双手合十肃然道。

    “大师教诲,文清时时铭记在心!”文清正色施礼。

    “刘施主,老衲请你们进来,还有两件尘世间的俗事,其中有一件,要跟你说!”行痴大师看向太平公主。

    “大师请讲!”太平公主一愣,客气道。

    “刘施主是自由之身了,不必再为原来的枷锁束缚,之前是贫僧耽误了你……”行痴大师缓缓说道。

    “谢大师!”太平公主眼睛一热,俯身拜道。

    虽然说现在文清娶她已经没有任何阻力了,但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就像嫁出去的女儿一样,婆家的人不解除婚约,就算没人拦着她再嫁,但世人总会有闲言碎语,现在文清是东北大帅,将来登基做皇帝已是顺理成章之事,她从内心中,还是有些心理负担,怕影响文清的威信,广庆皇帝十大罪状中,不就有占嫂一项罪状吗?

    现在行痴大师当着众人的面这么说,就是公开解除了太平公主和元庆王子的婚约,比之当年皇太后的许诺,更加有效,因为行痴大师出家前,不但是元庆王子的父亲,更是皇帝,金口玉言!

    “你叫武松吧?”行痴大师接着转向武松。

    “是!”武松心中一动,躬身应道。

    “另外一件俗事,跟你有关,跟文清也有关,贫僧虽然不做大汉帝国的皇帝了,但还是傅氏家族的嫡长子,今后,傅氏家族的女儿,可以再嫁!”行痴大师正色道。

    “多谢大师成全!”武松感激道。行痴大师虽然没点透,但武松怎么会听不出来?他是在暗指自己可以娶金莲公主!

    “文清一定把大师的话,传给傅氏子孙!大师保重,文清告辞!”文清心中狂喜,行痴大师说了两件俗事,一件解决了太平公主和自己的问题,另一件,解决了金莲公主和武松的问题,顺带着连金玉大姐和张良的问题也解决了!遂冲行痴大师感激再拜,这才带着众人离开清凉寺。

    “没想到正胥皇帝,会变成了行痴大师!”赵云感慨道。

    “这样也好,脱离尘世,了无牵挂……”见过行痴大师后,文清对人生,突然有了新的感悟,金钱、权利,争来争去,对个人来说,什么都是空的,如果能为百姓做点什么,为大多数人做点什么,那些金钱、权利争了来,还有些意义,否则,还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来的有意义,因为玩政治,是要死人的,有时,甚至会死很多人的!

    “武松二哥,你刚才若是硬闯,估计行痴大师就不会说那样的话了!”月牙儿取笑道。

    “唉!谁知道皇帝会在这里啊!”武松讪讪说道,他之前,还真没听金莲公主提过,不过,金莲公主确实知道父皇未死,只是不知道在哪里罢了。

    “所以,到了佛门清静之地,还是虔诚一些好!”荆轲提醒道。

    ##########

    10月6日。

    文清亲率30万大军,以常茂的正黑旗为先锋,秦叔宝的正黄旗、李逵的镶黄旗为后卫,浩浩荡荡南下,包围了帝都洛阳,沿路的几座关隘,因为守军空虚,加之都得到文清是大汉帝国皇族的消息,尽皆开关投诚,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

    开玩笑,太平公主的8万刘家军都成东北军了,咱们这千把号人,还抵抗个啥啊!那些原来守城的官员,跟东北军多年来有仇怨的,大部分都随广庆皇帝去了南京,剩下的,无所谓谁当皇帝,反正听说文清为人宽厚,既往不咎,即使丢了乌纱帽,这命应该是能保住!

    “你们各自坚守原岗位,不得有误,前事种种,我既往不咎,但若是后面再有二心,或是欺压百姓,我绝不轻饶!”文清路过荥阳时,对城门前迎接的几十名大小官员严肃道。

    “大帅仁德!”

    “大帅仁德!”

    “大帅仁德!”

    那些官员听说连官职都保住了,无不感恩戴德,今后还哪敢犯啥过错?!

    另外,文清让张飞、徐士绩、岳云鹏等人,率8万镶黑旗、正蓝旗、镶白旗将士,先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