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佬,深情,墙角 (第3/3页)
在音乐这方面纯属玩票性质,他的主业还是影视行业。
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音乐才子的人设倒是越发坐实。 趁着陈国复出去的空档,黄小明体谅道:“余棠,你如果觉得为难就算了,我来跟陈总说。” “我这边没有问题。” 周余棠想了想,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虽然他最近真的很忙,明年估计会更忙,但抽出一晚上的时间去做回演唱会嘉宾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就当做是超大型室外K歌,有过在伍佰老师演唱会上面的经验,周余棠个人觉得偶尔来上这么一回也挺解压的。 事情谈妥,陈国复脸上笑意更盛,跟周余棠这位京圈里的后起之秀谈笑甚欢。 再加上黄小明在其中穿针引线,两人关系很快就热络起来。 周余棠也是对这位大佬的能力颇为敬服。 公认的业内第一监制,本身是有真材实料的。 聊着聊着,话题七拐八绕,形势也走的差不多了,终于切入正题。 陈国复十指交叉,笑着问道:“余棠,你的工作室最近势头很不错,有部电影在做后期吧?” “精剪做的差不多了。” 周余棠点了点头,跟大佬聊了聊自己心得体会。 电影的后期制作包括了好几道程序。 粗剪,精剪,调色,特效,配乐,成片。 每一道程序都要细分,其实比拍摄要麻烦多了。 周余棠是每个步骤自己都在盯着,这段时间跟着金牌剪辑师杜园老师学到不少。 陈国复点头赞道:“年少有为。” 他也在观察面前这个年青人,谈吐举止,不卑不亢,更难得的是似乎对于电影很有自己一番见解。 心里对于周余棠的评价也往上提了一级。 黄小明赞道:“余棠很有想法,大一刚开学就自己做了工作室,我那时候还跟着做了个项目,赚了不少钱。” “主要也是运气好。” 周余棠谦虚道:“我这点就是小打小闹,比起陈哥做的事情,不值一提。” “在这个年纪,能做出这样的事业,比我当年强多了。” 陈国复不无感慨道:“我自己以前在弯省也做影视这行业,拍的第一部电影,也是青春类型的片子,叫做《国中女生》,那时候条件很困难” “其实青春类型片子,在弯省很有市场,我在那边还是有点关系的,你那部电影上映,到时候可以帮你问问。” “多谢陈哥。” 周余棠心里微微一乐。 这就是投桃报李,人情往来。 有这位大佬开口,估计《那些年》到时候在弯省上映会省去很多麻烦,这波不亏。 陈国复推了推眼镜,笑道:“你是小明的朋友,别客气,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这位大佬似乎看周余棠颇为顺眼,言语间多有提点。 或许也是因为两个人发展轨迹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 陈国复最开始做编剧,第一部自己执导的电影就是青春片。 周余棠同样也是编剧起家,不过路走的比他顺畅,自编自演的第一部青春类型电视剧爆火,接着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青春片。 “我很看好这个类型的片子,你那部电影到时候试映我过去看看。” “那就多谢陈哥了。” 陈国复内地第一监制的名头真不是吹起来的。 给周余棠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部惊悚电影《双瞳》,是陈国复自编自导并且自己监制的作品,在弯省拿下近4000万新台币票房,成为当年弯省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也创下弯省惊悚类型的开画票房纪录。 转投了华宜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天下无贼》,其能力可见一斑。 饭局散后,周余棠坐黄小明的车子回程。 在路上。 两个人聊天就随意多了,谈到工作室发展,很有共同语言。 黄小明在华宜是享受特权的巨星,私下投资了一家影视公司,也有在做投资。 刚说到签约艺人,周余棠脑海里就闪过一道影子,开口道:“小明哥,有个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怎么了?” 黄小明来了兴趣。 “是华宜的一个女艺人,在我的电影里面跑过龙套,挺不错一姑娘,最近在华宜没戏演,我想签她过来。” “叫什么名字?” “赵丽影。” “没听过。” 黄小明想了想,转头问经纪人:“公司有这号人吗?” 周余棠看他疑惑的样子,也是没忍住轻笑。 突然记起李浩说过的一个笑话。 朱亚纹因为《闯关东》爆火,小王总就觉得这年青人很有潜力,一拍大腿想把他签下,结果发现这是自家艺人。 就小赵姑娘这样的,没背景没靠山,在华宜公司那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黄小明不认识也正常。 周余棠昨晚跟施施聊天,她还提到了好姐妹小赵,说这姑娘很可怜,《那些年》杀青后没戏拍,整天在家闲的抠脚。 再加上爽姐经常念叨工作室要发展要潜力新人,周余棠就动了挖墙脚的心思。 反正赵丽影在华宜也不受待见,还不如过档江东工作室发光发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