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 红莲的婚事 (第1/3页)
秦时:一人之下正文卷第二百九十红莲的婚事第二天下午,韩王宫后花园,阳光明媚,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一座凉亭中,韩王安坐北朝南,韩非和韩宇分列两边,石桌上摆上了一壶清茶,几叠点心,父子三人坐在一起闲谈。 如今的韩王室虽然还有不少宗室子弟,韩王安也不止两个儿子,但有出息,同时也让韩王安看得上的也就韩非和韩宇。 《控卫在此》 韩王安就算再怎么样不情愿,为了韩国的基业着想,只能在韩宇和韩非两人中挑选太子。 其他儿子,就算韩王安想扶上位,也很难做到。 因为韩王安虽然贵为韩王,但也难以做到一言九鼎,无它,威望不足。 若是威望足,韩王安也就不会运用权术平衡朝中势力了。 能够成为一言九鼎的君王,谁愿意玩弄权术啊? 职位是上司给的,威望却是要自己建立,王位也是一样,只不过这个职位是祖宗或者上天给的。 韩王安跟赵王堰不一样。 赵王威望足够控制赵国上下,因此能够顶住下来,不顾宗室朝野反对,强行立赵迁为太子,继承王位。 要知道赵迁的生母,赵国王后可是最低等的娼优出身,在立赵迁为太子之前,太子可是赵王堰的长子赵嘉。 赵嘉品行端方,支持者不少,其中有不少握有兵权;赵迁,品行不端,地地道道的纨绔弟子。 就这样,赵王堰依旧把赵迁立为了太子,可谓子凭母贵了。 没办法,赵王堰太过宠溺赵迁之母,是一个相信爱情的君王。 当然,这其中相国郭开的功劳是抹消不掉的,因为赵嘉上位不符合他的利益。 无法一言九鼎,韩王安为了掌控韩国朝政,有时就会拉着两个儿子一起聊聊天,加深加深感情。 聊着聊着,韩宇利用出色的话术,仿佛不经意间就扯到了红莲的身上,透露出姬一虎对红莲的仰慕之情。 韩王安闻言顿时想起午膳时明珠夫人说过的一些话,顿时就意动了。 韩非见状暗道一声不妙,姬无夜果然开始打红莲的主意了。 四哥也是,为了太子之位竟然不顾红莲的终生幸福,已经被那个位置蒙蔽了双眼。 幸好他提前预料到,并做好了准备。 “父王,昨天晚上儿臣收到了一封信,是雍侯送来的。” 韩王安闻言立即转移了注意力,不动声色道:“喔,雍侯有什么事情吗?” “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邀请儿臣,红莲,子房这些当年的故人去秦国走一走。” 就这? 韩王安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闻言便没了什么兴趣。 “咳咳……” “父王,雍侯他现在还没有大婚。” “儿臣身为司寇,子房身为内使走不开,不过红莲她有空啊,可以去秦国转一转嘛。” “老是窝在宫中,在父王您的庇护下,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啊?” 看到父亲没有领会自己传递的内涵,韩非只好忍住心中的不适点明白。 为了红莲的安危和众生幸福,必须要去避避风头了。 至于红莲想要嫁给谁,韩非没有意见,只是看红莲的选择,可谓十分的开明。 听到韩非的话,韩宇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韩非都说得如此明白了,韩王安要是还反应不过来,那就是个白痴了。 韩王安双眸大亮,非常心动,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是啊,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公主出嫁,首当和亲,还能有比秦国雍侯更好的选择吗? 就算能给嫁给秦王,但也是一个普通的妃嫔,若是嫁给雍侯,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嫡妻! 韩夫人出身韩国,夏太后也出身韩国,还有老司士,再加上红莲。 只要影响到雍侯,那可以给韩国带来多少好处,避免多少灾难啊。 公主和亲,由来已久,好像历朝历代也只有大明才不和亲,并且贯彻始终。 “寡人是有些太过宠溺红莲那丫头。” “红莲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长起来了。” 韩王安笑容满面道。 韩宇见韩王安同意了,不敢正面反对,温声笑道:“九弟,还有这事啊?” “你该早点说出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嘛。” 话好像没有问题,实际上却在质疑韩非弄虚作假。 也许雍侯真的邀请了,但韩宇不相信偏偏在这个时候,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韩王安也听出了韩宇的意思,脸上笑容虽然没有消失,但眉头已经微微皱起了,显然已经有所怀疑。 没有办法,谁叫韩非给韩王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