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笼中鸟 (第3/3页)
交困,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韩王安,张开地,韩宇,卫庄,张良等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不容易想出向魏国,赵国,楚国求援的办法,却连信都送不了多远。 至于燕国和齐国那就别指望了。 整座新郑城仿佛被蛛网包裹的猎物,普通的信使刚出城门就被截杀了。 没有办法,只能派出武功,轻松出众的武者,各家都出了人,韩王安都派出了供奉。 这些人被截杀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倒是成功将信送到了,但是依旧没有用。 因为秦国一直没有光明正大的插手,而是借助了媒介,看起来像是韩国内斗。 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派遣军队相助,最多也就是派遣一些武者支援。 秦国又没有派兵攻打,韩国也没有内斗到军队厮杀的地步,有什么理由派兵呢? 然而派遣武者都做不到,因为有人在拖后腿。 赵国相国郭开收了夜幕的重金贿赂,替夜幕说好话,偏偏赵王偃又非常信任郭开,身为相国也是位高权重。 赵国境内的势力还真不敢违背两人的意志下场掺和,生怕引火烧身。 这火不仅仅是赵王偃和郭开的怒火,还有秦国的怒火。 万一把秦国吸引过来搞事,他们不就成了挡灾的吗? 是不是休养生息,醉生梦死的日子不香了,非要去做出头鸟? 魏国自然是身为大将军的魏雍在拖后腿。 身为魏国朝廷保二争一的重臣,魏王增倚重的对象,说话的份量那是相当重。 偏偏像魏庸这种jianian臣,jianian臣标配的巧言令色,蛊惑人心,冠冕堂皇那是标准技能。 乍一听说得真是有道理,非英明神武之辈无法分辨。 至于楚国就更不用想了,如今掌权的是令尹李园。 李园正忙着如何让自己的位置更稳固,楚国势力也在想如何搬倒李园,哪有空搭理韩国内斗的破事儿。 跟韩国还算有些交情的三国都起不了作用,只能孤军奋战,可真就是束手无策了。 韩非也没有用,离韩国新郑那么远,送消息的速度再怎么快也有实效性。 就算韩国想出了前一段算计的破局之法,送到新郑已经晚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而且想要想出破局之法是真的不简单,夜幕倒是其次,秦国才是真正的根源。 成蟜是第二层次的支持者,最高层级的支持者是秦国,也就是嬴政。 没有嬴政的诏书,王龁怎么敢带着平阳重甲兵配合夜幕搞事? 成蟜的面子虽大,但也不至于让王龁这种三朝,不,四朝老将违背禁令行事。 王龁跟着白起效过力,那时是秦昭襄王,成蟜祖父掌权时间不短,但正式称王时间极短,也就三天。 成蟜父亲尽管寿命超出历史也不少,但也不算长,到了嬴政这一代正好是四朝老将。 简而言之,也就是十多天的时间,韩国的局势就急转直下了。 真正让还有反抗精神的人绝望的是韩王安的躺平。 原本三国没有人来帮助,卫庄,张良等人都还没有彻底绝望,然而第二天韩王安就态度大变,直接偏向了夜幕。 卫庄,张良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是韩王安的性命受到了的威胁,晚上睁开眼睛的时候一柄铜剑插在床榻上,剑锋下面就是脖颈。 如果韩王安睡醒后直接睡眼朦胧的起床,那么就正好被割喉! 幸亏韩王安有赖床的习惯,不赖到比较清醒是不会直接起床的,从而躲过了一截。 这种习惯一般只有贴身的人才会知道,但偏偏发生了这种事。 这说明韩王安身边已经被渗透了,性命完全不在自己掌控中…… 当天早上,韩王安秘密把铜剑藏了起来,呆呆的在床榻上坐了好久才下定了决心。 死,韩王安肯定是不想死的,偏偏又反抗不了现实的残酷,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点反抗精深消失后,就是彻底的躺平,尽兴的享乐,以便在未知的命运降临时赚够本儿。 在这一天的早朝上,韩王安借口身体有疾,需要长期静养,直接把国政交给了姬无夜和张开地领头处理。 韩王安的躺平直接让剩下的其他人或是丧失了斗志,或是彻底失望。 没过几天,卫庄就辞掉了韩国司隶一职,张良辞去了内史一职,被张开地送往齐国小圣贤庄。 韩宇和张开地的羽翼都被夜幕基本剪除,比光杆司令强不了多少。 同样没过几天就借口有疾,不再参与朝政,各自回府,闭门不出。 没有领头人,其他贵族官员哪敢反抗夜幕的yin威? 只能乖乖匍匐在夜幕脚下苟延残喘,摇尾乞怜! 至此,夜幕就初步掌控了韩国朝政。 比起以往,如今才算是真正将黑暗笼罩了整个网络,明面上根本无人敢反抗。 借助这个机会。夜幕疯狂扩张,而随着夜幕的快速扩张,蛛网也随之笼罩了整个韩国。 韩国宛如成为了笼中之鸟,而且是双重笼子! 在此期间,姬无夜和白亦非的一些小动作,罗网了若指掌,而两人还以为瞒得很严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