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风口浪尖!Demo上线! (第1/3页)
只想让玩家省钱的我却被氪成首富正文卷第113章:风口浪尖!Demo上线!在大量的资金注入与细致无比的企划双管齐下后。 《无限》也开始投入了紧锣密鼓的研发之中。 这还是头号玩家公司首次破亿规模的大作研发。 据刻晋所了解,蓝星上研发经费破亿的游戏并不少。 其中也不乏一些画质比肩前世3A级的作品。 但他们都有一个主流的特征。 为氪金服务。 无论是抽卡,亦或是扭蛋,挖宝箱。 各种方式最终引出来的内容仍旧是重氪。 刻晋曾经思索过这个世界里,游戏的深层发展模式。 在文学与影视方面都拥有不错发展土壤的情况下。 为何游戏这一块却迟迟上不去。 就算你设计师没有灵感。 但买个剧本回来自己研发,难道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么? 不过经过这前后一年的蓝星OL深度体验后。 刻晋也算是读懂了一些。 首先,没有过先例。 地球上的游戏文化发展都是环环相扣的。 moba也好,dota也罢。 最早时期都是从SLG演化而来的。 而后,从SLG之中又演化出了一个大型的分类RTS 又经过多次演化,最终才催生出dota与moba这两个别具一格的代名词。 而蓝星上的发展就好像是,从蒸汽时代一口气直接进入现代文明。 跳过了内燃机与计算机时代,自然也就无法想象内燃机与计算器到底是什么。 也因此,在国内外所有游戏厂商的眼里。 高投入的游戏研发,可以做。 但必须要伴随着高回报。 买剧本回来自己改编的尝试,在这20年的发展内是出现过的,并且不在少数。 但倘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游戏性作为辅佐,基本上都是亏的血本无归。 也就只剩下了中庞大的世界观 丰富的人设 抽卡这么一套兜底的路子可以走。 这也是蓝星游戏畸变发展20年的内核原因。 且不说那些大厂了。 就连自家员工。 在拿到《无限》的企划书之初,也都满脸带着迟疑。 认为纯线性的FPS 叙事几乎很难做到盈利。 说句不好听的,这不就是剧情类游戏 一点射击元素么。 不设置相应的枪械抽卡体系基本上是亏爆的啊…… 只不过当认真看完《无限》企划书之后,所有员工都改观了。 除了研发进度有条不紊的前进之外。 刻晋还一口气请了三位国内知名动捕演员。 3D游戏这一块,想要人物模型不僵化,动捕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只不过其他游戏的动捕,通常只会配一小段动作。 攻击,行走,技能,直立等一系列简单的动作。 毕竟展现给玩家看的,也就简单这么几组动作。 因此,三位动捕meimei刚来公司的时候,还以为也大差不差。 结果当拿到伊丽莎白的剧本之后,一个两个全看愣住了。 “全程动捕……?” “我只用负责脸部动捕吗?” “我是专门负责整体形态的动捕?” 三人各司其职,却只为了一名女角色的动作? 闻所未闻! 没见过哪家游戏公司有这种奇怪的要求! 毕竟,一名专业的动捕演员能驾驭的风格有很多,且形态与神态都十分传神,甚至还要为了自己适配的角色,长年如一日的保持特定的身材。 对身体的柔软程度,以及舞蹈或武术等高难动作也要求具备专业性。 因此培育一名优秀的动捕,成本价是非常贵的。 同样她们的薪资价格也十分昂贵。 常规的动捕在1K~10K/天区间浮动,视工作量而定。 像是前来头号玩家公司报道的这三位比较知名的动捕meimei,薪资起码是10K~20K/一天的级别。 工作量基本上也是在一天2~3个抽卡角色的全套动作。 而眼下手中拿到的伊丽莎白的剧本,想要全部配出来。 至少是一到两个月以上的工作量…… 也就是说,光只是动作与神态设计这一块,头号玩家公司就要付出至少小几百万的成本…… 哈人! 要知道,很多大厂配完旗下所有角色的动捕,可能也就小一百万都不到。 拿这么多钱只为了砸一个女角色,这是否…… 不过,随着慢慢深入伊丽莎白这个角色,并且逐渐了解她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