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你确定这是给孩子玩的游戏?怎么我一个大人玩的这么快乐? (第4/5页)
满一堆的金币!足足有马里奥身高一般,视觉冲击还挺强。 “哼,还得是我啊!换别人都不一定能发现。”喜滋滋的将金币捡起。 虽然总共也就十几枚,并且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些金币有啥用。 但马扬就是莫名其妙感觉到了快乐。 马扬想了想。 这种快乐,好像并非来自于收集金币本身。 而是在于…… “在于这个游戏把金币藏了起来,但是却被我找到了。”马扬微微挑眉。 他觉得,如果这些金币就明晃晃的摆在自己脸上。 自己可能甚至都没兴趣去捡。 但无论藏在柱子底下,藏在箱子里面,还是藏在海报后面。 只要被发现了,这时候再得到,快乐就会成倍增加。 探索本身带来的乐趣,比获得金币还要更快乐。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思考,付出了观察。 也让玩家有了更多的参与感。 ‘是我促使这一结果达成’远比‘游戏设计师白白送给你’要高明的多。 “鬼鬼,这游戏抓心理抓的挺好啊,现在做个孩子玩的游戏还这么讲究吗?”马扬一边嘀咕,一边继续上路。 很快,他发现自己的帽子不但可以拔柱子,打箱子,撕海报。 而且还能穿过地面上的绿叶,使其开花。 将周围一片花朵全部点亮后,也会获得相应的金币奖励。 到了一座通往城堡的断桥前,帽子投掷出去还能启动机关。 整个过程几乎一直在用帽子做各种不同的事情。 “这个游戏引导做的很棒啊。”马扬虽然不怎么玩游戏,但不代表他以前没玩过游戏。 在自己印象中,很多游戏一上来就喜欢植入各种教学,怎么攻击,怎么躲避,怎么放技能,怎么组合。
恨不得一口气全部塞给你。 而《奥德赛》之中的游戏引导,反倒是一种让玩家慢慢探索慢慢发现的方式去呈现。 强化玩家对于帽子用法的认知。 并且还围绕这个认知,做出了一定的金币反馈设计。 让马扬颇有一种回到了小时候,每次成绩一好起来,或者表现优异,就能获得父母跟老师的褒奖那般心情愉悦。 至少前面体验的这十来分钟,他发现自己玩这小孩子的游戏却没有任何一丝的不耐烦。 新奇感始终维系在高水平,让他不断想要前往。 很快,随着机关启动,通往城堡的断桥升起。 体感模式也开始发挥作用。 教学提示他可以不断的摇晃joy-con手柄,让马里奥顺着这道狭窄陡峭的断桥一路翻滚。 伴随着马扬手掌轻轻摇晃,马里奥双手抱头蜷成一团,咕噜噜往下滚去,手柄还‘嗡嗡嗡’传来震感,仿佛在模仿滚动时发出的动静。 直至抵达城堡门口,利用帽子攻势击败了几只拦路的黄色板栗仔。 这次的引导做的更加高明了。 城堡入口处的大门,没有了最开始其他打击物的高亮或者文字提示。 而是直接在大门口画了一个帽子图案。 无需耽误玩家时间,一眼就能明了。 这种会意式的游戏设计,看起来十分简单。 可想要做到循环渐进,或者说让玩家一看到图案就能想到自己该怎么解决。 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时至今日市面上都不乏一些开局指引做的特别差的游戏。 要么太细致入微显得啰嗦,要么太空洞无趣,等玩家跳过之后却呈现出了一种‘你已经学会了基础攻击,快来试试用18套组合技能击倒终极魔王吧!’的割裂感。 马扬甩出手中帽子直接打碎帽子门。 步入其中之后,却发现这城堡内部暗藏玄机。 是一片白皑皑的空间,前方的道路呈无规则的台阶一路向上,直至通向城堡的顶部。 只不过马扬稍微遇到了一些小问题。 他发现这些台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太高了。 以马里奥的跳跃高度,根本达不到这些平台的一半距离。 而很快,他眼角余光瞥见了在旁边空地上蹲着的几只青蛙。 这次,没有任何提示了。 但指引做的良好的《奥德赛》,让马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利用手中的帽子试着交互。 不过他最开始想的是。 帽子攻击青蛙,将青蛙打的飞起来,然后自己踩着青蛙头跳上平台。 结果等帽子丢出去的那一刻。 马扬才发现。 小了。 脑洞小了! 好家伙,这游戏直接让自己扮演青蛙! 当帽子飞向青蛙的瞬间,马里奥也化作了一道光影被吸入青蛙体内,完成了附身。 马扬的表情跟附身青蛙后的马里奥如出一辙,都是目瞪口呆。 “还能这样玩啊?”成年已久后,马扬发现自己都已经逐渐失去了想象力。 第一时间能想到更繁琐的通关方式,却想不到最直接也最天马行空的方式。 直接扮演! 附身后,青蛙的属性自然也会变成自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