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章 班门弄斧,韩门弄影? (第2/2页)
资、融资。 编剧、导演和演员等编导人员同样是衡量一部作品质量高低,或者拉投资的重要指标。” 李有信整理脑子里的记忆后,缓缓开口。 他当然只能泛泛而谈。 深入细说,哪里会是韩三品这种老狐狸的对手。 不过这种大方向的趋势足够了,毕竟他说的正是后世二十年的发展脉络。 “嗯,继续。” 韩三品听着,仿佛像在说自家的故事。 中影合并前正经历时代阵痛,入不敷出,每况愈下。 “开源除了融资,我们常常忽视销售,比如说海外版权的预售。” 漫不经心的韩总,放下二郎腿。 来了兴趣。 “拓展海外市场,不仅能挣钱,更多时候还是我们国家文化输出的一种快捷方式,用西方的话讲属于软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棒国被逼加大文化产业的对外输出。 想较于好莱坞大片、本子动漫,未来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寒流席卷国内,席卷亚洲,席卷全世界。” 谈及文化输出,韩总眼睛发出道道精光。 这作为中影的副总,若能吧国内的影视作品推向国外,除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还有一种z绩。 绝对是一份无可抹杀的亮眼成绩。 年轻男子的观点,非常符合他的期望。 “你说的寒流席卷国内席卷世界,太危言耸听了吧。” “不,现在国内没有放开影视剧的引进,所以你感觉不够深刻。但你有没发现,几乎每部引入的棒国电视剧都广受欢迎。
《嫉妒》《爱情是什么》、《星梦奇缘》、《天桥风云》、《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地方台和夏视已经掀起第一轮引入狂潮。 我们许多影视从业人员,包括监管部门都没意识到其中深远的影响。” 后世每每谈及于此,李有信都痛心疾首。 比起棒国,国内约等于地主家的傻儿子,纯种傻白甜。 据新闻报道,当国内掀起“寒剧热”时,棒国引进的华夏电视剧却很少。 2002年,棒国电视剧出口额为1639万美元,2003年为4200万美元,2004年为7140万美元,2005年超过1亿美元大关。 2002年国内引进寒剧67套,而到了2005年据估计已超过150套。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积极向外拓展的同时,棒国政府对于本国市场却是严格保护。 2000年《还珠格格》被棒国引进后,虽然在晚上11点后播放,但仍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棒国本土电视剧。 此举引起了棒国方面的警惕,此后棒国很少引进华夏电视剧。 棒国KBS、MBS、SBS三大电视台每年引进的作品量只有5%,其中以他们的米帝爸爸的作品居多,基本见不到华夏电视剧,而且所有引进剧全都放在非黄金时间段播出。 “你的说法,倒是和尤小钢导演有点类似,觉得圈内人士应该做出改变。” 说什么寒流影响,韩三品内心深处仍不以为然。 当年日剧、香江剧照样在国内流行一阵,后来证明就是一阵风。 见韩三品志不在此,李有信无奈转移话题。 “我再说说主旋律影片吧。” “好啊!”这个说回韩总的本行,他打起精神。 想听听年轻人的高见。 “过去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等老电影,其实拍的很好,可惜再也无法拍出那个年代的精气神。” 唉,李有信不无惋惜。 因为时代变了。 “时代在变,但主旋律影片在创作内核上不能变,必须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灌注现代人的意识。” “说的好!” 啪,韩三品一拍扶手。 瞬间来了十二分精神。 “探索主旋律影片的新制作模式,用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来拍摄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影片,我觉得有两点举措。 一方面在创作上努力摆脱陈旧僵化的说教模式,以更灵活的叙事手法让主旋律在市场上分享票房。 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主旋律的艺术水准,除赢得国`家的资金加盟,也能在全国获取丰厚的票房回报,为其他项目提供更稳定的成本保证。” “你说的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意思要紧抓市场吧。” 韩三品虽用的问句,可带着一股肯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