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海埂狗叫 (第3/3页)
听听,这像话吗?”
“海埂可是竹鞋指定的春训基地,基础设施还不如咱江龙队呢!” “那6000是支援海埂建设,谁知道花到哪儿去了。” 高红波本不是个擅长言辞的老实人。 但这次曾政却是看得出,他着实是被气到了。 听到这,曾政对海埂的印象又下降了不少。 “那伙食呢?伙食条件怎么样?” 听到伙食,高红波掰着手指道: “海埂给队员定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50块。” “食堂发给每人一套专用的餐具,吃饭前去消毒柜里取。” “为了这次集训,春训办公室还特意从昆明几家大饭店请了八位南北名厨,听他们在热量营养和恢复方面都颇有研究。” “味道呢”曾政问到了关键。 “也就那么回事儿吧。”高红波答道,“前些青年队不是刚刚集训结束么,据教练和队员们都觉得比梧州和东莞的好。” 到这,高红波突然笑了起来。 “不过有意思的是基地还增加了一个西餐厅,收费比中餐贵多了!” “结果几个外援吃了几口后都觉得太难吃,这几都跟着大家伙儿吃中餐了。” 了解完吃住,曾政又问了这几的训练。 高红波:“这几主要是练体能和基本功。” “今年体测改了,改成咱们的‘yoyo折返跑’了。” “不过其他球队有些不满,认为竹鞋公布的考核消息太晚,球员没来得及训练。” “要我就应该这样!” “考核考核,这就像考试一样。要是把题提前告诉你了,那还考什么?” 听到这里,曾政这才点零头。 不管怎样,竹鞋在这件事儿上还是听进去了。 12分钟跑如今已经不能满足足球运动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了。 曾政也用无数次大赛证明,能折返跑的队员,才是体能王者。 有曾政在前面带头作出表率,哪怕有球队和球员对此不满,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简单了解了一番后,曾政觉得还是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比较好。 反正欧楚良已经从清远归队,现在正在训练。 即便要找他了解情况,也得等训练结束再。 路上,路边的板报和照片吸引了曾政的注意力。 “哟,这上面还有我呢!” 顺着曾政手指望去,在女足夺冠的照片角落,果然看到了曾政的半张脸。 对能在女足夺冠照片中上镜,曾政还是很高心。 但高红波就没那么兴奋了。 “曾总,你觉得这些板报都是谁做的?” “谁做的?”曾政没把高红波的提问当回事儿,随口答道,“还能是球员做的啊?” “没错,就是球员做的!”高红波脸上再次堆满苦笑。 “前几上面下来一大摞红头文件,现在我们每训练结束后,还有一个半时的学习班。” “不仅如此,这些板报每周一期,平均分摊到每支队伍上。” “曾总你看,做这板报就够累的了,还给我们宣传什么女足精神,青年精神,太没意思了!” “今年还加了一个球员管理条例和联赛守则要背,我看着那些苍蝇字都头疼,更别球员了。” 听着高红波的吐槽,曾总也是无语。 从自己来到海埂到现在一路上的见闻,曾政也越来越能体会为什么一到周末,就有球员跳墙去市区找乐子了。 “听高哥这么一,这里还真和蹲号子差不多啊!” “严点也好,训练单调一些,对球员也是有好处的。”高红波话锋一转,“这一年当了教练后,我的心态也转变了不少。” “其实总的来,海埂比我当球员那几年强多了。” “只要形式主义少一些,春训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两人谈话间,对面奥运会倒计时的牌子下,传来了一片莺声燕语。 没等曾政开口,高红波介绍道,“这是女子垒球队!她们和咱们的训练场就隔了一道铁丝网。” “这儿挺好的嘛!有吃有喝还能训练!”双方错身时,一名看上去连十八岁都不到的姑娘清脆的声音,吸引了曾政的注意力。 “李姐你看,这新安的路灯多大多亮!” 曾政听后莞尔,声对高红波道:“高哥你看,也不是所有人觉得这里条件差嘛!” 还没完,远处传来了几声狗剑 下一秒,那个脆声的姑娘瞬间变了脸:“呜呜!我们又要跟着男足蹲监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