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历史性的拐点 (第2/3页)
> 以足球场为中心建立的商业、居民区,正慢慢建立雏形。 在市里的带头作用下,下辖的县城和地级市的一些当地老板也开始集体出资。 有钱的出钱,有料的出料,有饶出人。 用政F的一块儿废地,自己建立民间足球场。 虽然这种足球场条件非常简陋,既没有看台,也没有夜照灯。 但只要太阳升起,就会看到有人带球奔跑在足球场上,风雨无阻。 这一百多座官方足球场以及上百座的民间足球场的建立,也从侧面反应出足球普及率以及上头的重视程度。 甚至在年尾的会议上,还有人提出用足球取代乒乓球成为国球的建议。 球场的增多,也同样导致民间足球队数量的激增。 面对着乙级联赛被挤满报名名单,竹鞋甚至开始考虑,扩大国内联赛规格,将建立中超联赛的日子提前。 多年后,当外国学者来中国学习足球经验、总结中国足球成功的经历时,他们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结论: 2001年联合会杯的冠军,是让中国足球产生质的变化的历史拐点。 ...... 在带队取得联合会杯的冠军后,曾政终于获得了一段喘息时间。 接下来,就是计划如何带队把十强赛打好了。 曾政的建议当然是要组第一出线,也以此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 当然,凡事儿都有意外的时候。 除了详细的组夺冠计划以外,曾政还将递交了如果组第二、如何打资格赛的备选方案。 两份方案挥挥洒洒上万字。 看着这么详细的出战计划,竹鞋也是十分满意。 毕竟在曾政之前,还没有哪个主教练会详细地计划到每一场比赛怎么踢、每一场比赛该怎么赢的地步。 踢完联合会杯,国足就地解散。 正在度假中的曾政长途跋涉20时,飞抵阿根廷门多萨,观战中青队在世青赛中的比赛。 下飞机后,曾政深吸了一口空气。 “这里感觉和昆明挺像啊。” “没错曾头儿。”韩滔在一旁拿着旅游攻略念道,“白20多度挺暖和的,但晚上就冷了,早晚温差有点大。” “正因为这里的气候和昆明差不多,所以中青队之前集训地才放到昆明。” 在曾政到来前,中青队的工作人已经和当地税务局业余队谈好了训练场地。 该训练场地草皮子保养得不错,曾政在上去踩了几脚后也是称赞有加。 这次前往阿根廷,曾政是以个人游客身份,并没有告知官方。 所以当曾政混在人群中观看中青队的训练赛时,这些中青队将根本不知道曾政就在不远处观摩。 正赛前两,陈金钢带着球队在阿根廷媒体面前进行了一场公开训练课。 作为本届世青赛的夺冠大热门,阿根廷当地媒体来了一大群。 上届世青赛冠军,再加上刚刚获得的联合会杯的冠军,让全世界球队都没办法忽略中国队。 看着中青队员当着众人再次演示普通的折返跑训练后,阿根廷当地媒体有些失望。 他们来这里可不是看中青队员折返跑的,而是来刺探军情的。 尤其是队内几名新星。 这些记者们甚至带着彩色照片,在现场挨个对比。 就像一群赏金猎人一样。 不过陈金钢倒挺聪明。 他向媒体们展示的只是最普通的训练,哪怕“球星”也不例外。 甚至的当着众记者的面,陈金钢还大声训话道: “别以为你们踢个世青赛就是球星了。” “联合会杯中那些功勋才是真正的球星。” “你们谁要是表现好了,不定事情赛后就能被抽调到国家队!” “看看邵加一!” “他就是上届世青赛的mVp。” “这届联合会杯怎么着?决赛打进俩球呢!” 队员们听得热血沸腾。 联合会杯的夺冠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激励着这些征战异国他乡的年轻人。 和往届一样,东道主都是夺冠的大热门。 这一次,中国队和巴西队被宣传成东道主夺冠的最大对手。 尤其是中国队。 上届世青赛冠军不。 在之前同博卡青年的友谊赛中,更是大比分战胜了对手。 所以当地居民对中青队也极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