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一九 贾诩送书间兄弟,高干降曹战二袁 (第1/2页)
却贾诩回营,早有曹洪在那里等候,“先生与那袁熙阵前对语乃是何意?” 贾诩下得马,靠近曹洪道,“将军低语,诩此番作为乃是为使二袁互生猜疑自相仇杀。” 曹洪点点头,难怪贾诩搞得这么大张旗鼓的,原来是为了让城中的袁尚出来看见,“不过此计虽好,只是只凭数语只怕难以离间二人。” “这个诩自然知道,所以诩早已修书一封,待时机一到可起大用。” 此后贾诩每都亲自到营外去观望一二,只一两日,他看到城外的哨骑越来越多,心中道时机成熟了。于是当晚在营中选出一名劲卒,亲自将书信交到他手中嘱咐道,“此信关系此战成败,君当有心理准备。” 那士兵一抱拳,“大人放心,的孤身一人无牵无挂,能活到现在已经是赚到了,今日正是我出力之时。若被袁尚抓住自会一死以报主公活命之大恩。” 贾诩肃然,“此战若胜,君当居首功。” 士兵将书信揣在怀里趁着夜色往袁熙大营前去,脚步轻巧如鬼魅无声,一路上心非常,眼看就要到袁熙的营门口了,趴在地上的暗哨一把将他扑翻在地。却没有往袁熙大营送,反而送往了冀州城郑 城中袁尚听抓住了曹cao细作,当即从床榻之上坐起,与审配连夜审问那士兵,袁尚兵士从其怀中摸出书信一封,曹军腰牌一块。再任由如何严刑拷打却只管紧咬牙关一言不发。审配无奈下令将其押下去好生看管,到时带去与袁熙对峙。 袁尚拆开书信一看,书信乃是贾诩亲笔写于袁熙的,信中言道曹军粮草短缺,不能久居簇,让袁熙早点下手,取下袁尚的头颅来换大好前途。看完信袁尚恨得咬牙切齿,大声咒骂袁熙不念兄弟之情。 审配劝阻袁尚道,“主公当提防中了那贾诩的离间之计,信中言道曹军缺粮,真如此贾诩知道书信落于我手必会撤军,到时我等带着书信去与袁熙对峙不迟。” 袁尚一听也觉得有理,第二曹军果然拔营而去,退出足足三舍之地。袁尚一见果然如此,审配于是献计道,可以劳军之名请袁熙进城饮宴,若其心中有鬼必不敢进城。袁尚当即派使者出城请袁熙。 袁熙一听袁尚让自己单枪匹马入城赴宴,多了个心眼,莫非袁尚见曹军撤退了想要反悔,故意请自己入城然后伏下刀斧手于席间杀死自己。他对使者道,军中事务繁忙,若袁尚要请客,大可以出城相见。 得到使者的回报袁尚已经认定了袁熙早与曹军勾结,他仔细一想,自己和袁熙罢战只是一人分的两州之地,不如杀了对方尽收袁绍基业,自己能这么想。袁熙自然也可以这么想。越是如此想越是觉得有理,而且此时曹军粮尽退兵了正是一举拿下袁熙收编他手下军队的好时候。只要能灭掉袁熙自己就可以全神贯注的对付曹军了。 袁尚看的出来,审配身为谋士自然也能看到,现在确实不管袁熙是否投曹都是正好吞并他的当好时机。“主公可以率人马出城,高挂犒军旗帜,待到袁熙营中与他对峙书信之事,配率大军随后出城,主公于营中发难,配于外接应。” 计议一定,袁尚带着大队人马推着酒坛rou肴,每车之上插一面大旗上书犒军二字,袁尚骑战马带头一路敲锣打鼓而来。俗话伸手难打笑脸人,见袁尚好酒好rou,队伍中的士兵都只是身披轻甲,手上并无兵器。让袁熙一时放心下来,看来是自己多疑了,袁尚这是真的要犒赏三军。 袁尚带着人马进得大营与袁熙见了面,一脸笑容的走向袁熙,“弟听闻兄长军务缠身,所以特意备下酒rou送来也好犒赏各位将士。” “尚弟有心了。虽然曹军撤退了,但是难保其不卷土重来,愚兄不敢有些许怠慢,所以没能进城与尚弟相会,还请贤弟不要怪罪才是。” “兄长为父辈基业不辞辛苦乃是我辈榜样,弟又如何会怪罪,道曹军,弟前日抓到一个曹军细作,还请兄长替弟一审。” 此时早有人叫那曹兵拖了上来,此时的曹兵已经遍体鳞伤,面目全非。正当袁熙奇怪袁尚抓到个细作还要给自己来看时,袁尚从怀中摸出了书信递给袁熙,“弟从他身上摸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