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有間台北 (第2/2页)
,所以他當然站不起來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試驗一下。 學校的小波折,不算什麼大事,何育華也很享受這些事情,尤其是每天能跟林姊姊一起放學回家這件事,這些將來都會成為自己珍貴的回憶。 唯一的麻煩就是林志鴻,何育華哀嘆自己幹麻要承認自己是作者了,天天在那邊催稿,何育華氣得看到他過來就是一腳,可是踹完人家還是照樣厚著臉皮貼上來,「大哥,你又不是美女阿。下次要不要乾脆一本林姊姊喜歡的小說,讓林姊姊天天來跟我催稿,可是我完全不了解她喜歡哪類型的書阿。說不定她喜歡的類型剛好是我很討厭,完全沒碰過得。」何育華不理何志鴻,自顧自的想。 家裡的生意頗為順利,「有間茶行」擴張得很快,為了將來需求,超量招募了一批工讀生。店面首先在台北火車站附近和南陽街,一次開設了好幾個點,地點很近,很容易可以兼顧得來。之前在台南聘用的新員工,經過老員工幾個月手把手的帶著,新人也頗能獨當一面,何爸爸和何媽媽也輕鬆不少。『媽,你有沒有考慮把小姨媽也招進來,讓她學著作?』『不要,親戚反而麻煩,再說了,人家在台中,請她上來,還不如自己在台北找人容易。』 『也不是這麼說,其實我是考慮更以後的擴張。』把媽媽的思緒調動起來後,何育華繼續說道『中部有必要擴展,立足台北,我們可以發展到桃園,宜蘭這些地方,台北縣更是囊中之物。可是中區也不能放棄了。』 『我的意思是,把小姨媽找上來,趁剛開業,讓她學習一年,學會整個流程,讓她回去台中開中區的直營店。』拿張紙,在紙上隨便畫了個台灣地圖『我們找小姨媽找來,讓她經營中區五縣市。台南的可以成為南部的據點,包括了嘉南高屏等地。』轉頭跟爸爸說『我們沒必要全部統統都拿在自己手裡作。我們將來還可以開放加盟,不過加盟人員也要和小姨一樣,全部都要來店裡實習過。』 『加盟店不只每年要繳納一筆權利金,還必須採購我們的原材料和設備,只要店面數量到達一定程度,我們自己開工廠,就可以將上游原料供應商的錢給我們自己賺走。』小手一揮『這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不要怕有人加盟,不必將所有店都控制在自己手裡。』做人家父母的都是前輩子欠孩子債的,何爸何媽感覺上就像拉車的驢子,前面掛了條紅蘿蔔,還給孩子不斷鞭策。 何育華也不是什麼拼命催促父母給自己賺錢,是怕父母小富則安,也是給父母思考時間,從實際的經營中,發現未來擴張據點可能的問題所在。怕爸媽累著了,何育華不斷提醒爸媽,你們是老闆,最重要的是思考未來的方向,控制節奏,就像開車那樣,你不會去管引擎怎麼跑,你只要看方向,掌握方向盤,決定自己適合時踩煞車或油門。說到車子,何家夫妻到現在都還在騎機車,何媽媽目前主內,管財務,也負責研究產品,提出新品,優化舊有產品,何媽媽說自己用車少。何爸爸會開車,可惜他沒駕照,也忙得沒時間去考,所以外出有人會開就坐車,不然還是照樣騎著機車到處跑,何爸爸很堅持著守法的原則。 何育華催著父母買車,實在沒必要騎著機車到處跑。台北交通太亂,太危險了。機車是人包鐵,汽車是鐵包人,再說了,自家連車為都有了,不買擺著浪費。在兒子連翻催促下,何國才和陳秀琴去車行挑兩亮車子,一輛是福特的,另外一輛是裕隆的飛羚101,本著支持國產車的心態,陳秀琴買了這款新上市的台灣車款。 飛羚101是台灣自行設計的第一款車輛,裕隆研發五年,隆重推出。不僅僅轟動台灣車界,也讓世界側目。這時候台灣汽車的製造已經非常成熟,相比起台灣,同時期的韓國車還不知道在哪呢。 可惜的是,這款車後來失敗了。裕隆並沒有因為推出這款車而大獲成功。這款車連同後來的飛羚102總共也賣不到三萬輛。這時候日本汽車,有九成的零件都是在台灣製造,可惜的是那一成就是關鍵,而且台灣也沒有整車設計的經驗。這次裕隆的台灣自造車款失敗,一直要到20年後,韓國車已經滿大街跑了,裕隆才有了納智捷的再出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