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_第五十一章 六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六叔 (第2/2页)

養出無數幕前幕後的人才。

    香港你數的出的明星有大半都出自TVB的培訓班,而港台電視界,如香港亞洲電視ATV、香港有線電視HKCABLE、香港NOW寬頻、香港鳳凰衛視、台灣東森電視、台灣中天電視等,有許多人才也是出自TVB。

    紹逸夫不僅僅是富豪榜的常客,也是為著名的慈善家,他所捐助的款項數以十億港幣計。他的慈善事業事多的數不完,在香港、大陸,捐款於教育、醫療方面,香港方面,英國女皇為其頒贈爵士頭銜,中國大陸在1990將發現的一顆行星2899號命名為邵逸夫星,在美國,舊金山,將每年的九月八日定為邵逸夫日。

    而邵逸夫英文名「RunRun」的由來有不同版本。坊間一直認為邵逸夫當年在南洋打拚,經常抱著菲林奔走於各大戲院,故取名「RunRun」,有跑腿的意思;但有指這傳聞出自周潤發的一個玩笑,並不真確。根據黃霑的《數風雲人物》引述邵逸夫的解釋,他的英文名「RunRun」,其實是利用他的本名「仁楞」的國語發音來拼成英文,就是「RunRun」。周潤發敢開邵逸夫玩笑,還說他是跑腿的,可見得他們關係算不錯得,不然一個外人哪敢隨便亂說。

    另一方面也印證了,邵逸夫是個心胸寬大的人,對於過往的辛苦不以為意,不像某朱皇帝,那般不堪。

    與邵逸夫的會面讓何育華很緊張,他重生前不過是個小人物,什麼市長、總統、立法委員沒有少看到,不過都是在電視上,或是造勢晚會遠遠看到。像這樣與人家會面,還真是沒碰到過,尤其是他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天才,很擔心兩下子穿幫了。只好不斷的給自己打氣,「沒關係的,六叔是大人物,大人物也是人阿,不論是誰都要吃喝拉撒的。我雖然沒啥了不起,但好歹是重生者不是。」阿Q精神,自我安慰一下,不管見多大的人,想像一下對方上廁所的樣子,就會想像對方其實也是普通人。在何育華短短地自我安慰中,管家將他們帶進了大廳。

    從大廳,轉進到了一旁的小會客廳,主人邵逸夫已經在那邊等候他們了,兩人趕緊走過去。『六叔,讓您久候了,我們來晚了。』『來,來,先坐下。坐下再說』。

    與邵逸夫的見面是愉快的,老人家對於何育華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劇本很是讚賞,『想當年我也寫過劇本,寫了半個月都寫不出滿意的劇本。香港電影入後還要靠你們這些新生代阿。』『六叔過獎了,小子就是把一些胡思亂想寫下來,一點小小成就蒙六叔稱讚,不盛惶恐,六叔當年辛苦開拓東南亞市場,那是辦大事業。沒有六叔當年的種樹,哪有後人今日的乘涼』

    『當年如果電影拍不出來,公司都要破產了。』想起當年自己的豪賭,邵逸夫露出微笑,『六叔您眼光好,敢創新又大膽,中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那個沒有邵氏的參與阿。當年黃梅調,如今香港新武打電影,還有粵語片的復興,六叔您勞苦功高阿。』『不行了,六叔老啦,如今邵氏也停產了,不過香港電影如此興盛,也算是薪火相傳了。』

    香港電影有如今的風光,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功不可沒。當年邵家四兄弟,先後投入電影事業,在上海建立了天一電影公司。後來天一遭上海同業圍剿,老三邵仁枚至東南亞開拓新版圖,邵逸夫也跟去幫忙。兩人胼手胝足,像苦力一搬得扛著放映機和影片至華僑中多的農場放露天電影,經過數年努力,才建立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買下了戲院,放映天一的電影。

    真正讓邵氏在南洋大紅大紫的原因是,邵氏在經濟大恐慌時,下了血本投入有聲電影的製作,為此邵逸夫赴美購買設備,結果輪船觸礁,差點淹死。當時邵氏也不過是個小公司,傾盡全力,將公司的命運,壓在了有聲電影上,買了昂貴的設備,還請來粵劇名角擔綱主演,邵逸夫親自編寫劇本。電影從,單純的默劇,進步到有聲,其震撼可比黑白到彩色,或是進化到iMax來的震撼,一部好得電影,可以沒有精細的畫面,但是少了音樂的襯托,絕對是一大遺憾。

    邵氏賭上了身家,還好是一戰成名,投資得到了高額回報,邵氏成為一流的大公司,邵家也成為富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