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_第六十四章 出國?回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出國?回國? (第2/2页)

幫兩人整理行李,這次回鄉,預計一待就要兩個月。兩岸對峙期間,台灣將對岸的生活形容的極為恐怖,人民公社如何殘害人民,那邊生活是如何落後、艱苦,所以如果不是為了治兒子的病,她很不希望兒子一開放就過去,至少比較瞭解後才過去。

    相隔五十年終於能個返鄉,何國材恨不得把所有好東西,一股腦的都帶回家去。這種心情何育華可以理解,可是對於父親準備了好多的金飾準備當作禮物,何育華則是明確的制止了。『爸,你別帶這些,少少準備一點就好了。多帶一點實際的東西比較好,收錄音機,手錶什麼的比你送那些金飾好,我們回大陸也不知道什麼情況,不要讓人家覺得你很有錢,出門在外財不露白阿』

    何育華記憶中,爸爸常說他當初回大陸多風光,多受歡迎怎樣的。就兩岸當時的生活差距,他知道爸爸花了很多錢,給人家當冤大頭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台灣去大陸探親、旅遊的人,都給人家一種“好野人”的印象。結果就是被人家當呆胞宰。說是同胞,但是其實什麼東西都比較貴,知道你是台灣來的,台灣錢淹腳目,不宰你就是對不起自己。

    在後世,爸爸沒回去幾次,比不上他的戰友,幾乎每年回去一次。不過人家沒花什麼錢,就是回家探親,送的也就是自己做的一些泡菜、醃漬食品當作禮物,要收不收隨你,他不是去當錢大爺的。爸爸就給媽媽罵,每次回去都是在撒錢,第一次回去不清楚,後來有一次媽媽和meimei也一起回去,錢都是meimei在保管,就這樣還給媽媽罵,可見得之前幾次回去沒人管,還不知道怎麼花呢。

    這次他回去,總要給爸爸把把關,實在是因為他對大陸的幾個親戚印象不好,不想給人家當凱子。當然也是有很多親戚感覺上人不錯得,尤其是姑姑和和姑丈一家人,當初姑丈抱病不遠千里給自己去拿藥,然後拜託回鄉探親的朋友帶回台灣,這份恩情這次要重重地報答。

    何爸爸在何媽媽和何育華聯手抵制下不得不屈服,在台灣買了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手錶,錄放音機可以到香港在買。

    好不容易開放大陸探親,何爸爸和很多戰友一起返鄉,這各團裡面的都是榮民,有五個還是爸爸山西同鄉。

    開放大陸探親,其實,是對岸首先釋出的善意,透過特使向台灣當局轉達。台灣有數十萬的老兵,當初老蔣一再向大家喊話,說要帶大家反攻大陸,許多老兵再大陸都有親人,父母、妻女,為了想要回去,大家一再等待,有很多人罵那些老兵,老牛吃嫩草,娶了年輕的新娘,結果身故後,小孩都還很小。這是那些老兵的錯嗎?等了一輩子就為了回家,連成家立業的大事都耽誤了。

    不開放大陸探親,一方面是當時環境雙方對立,兩次和共產黨談判都吃了大虧。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開放後,國軍人心渙散,軍隊沒等人打來就垮了。可是五十年過去了,很多人至死都沒能回家看上一眼。

    民國七十多年,老兵回探親的問題已經很尖銳了。先是有老兵於國父紀念館聚集,身穿印有「思鄉」的T恤,於總統府前介壽路,後來被改稱為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抗議,要求開放大陸探親。

    民國76年5月,大批榮民聚集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門口,並且和輔導會的安全警衛人員發生肢體衝撞。重病纏身的蔣經國在病榻上聽聞此事,對“輔導會主委”張國英的臨場處置頗為不滿。小蔣總統自忖無法再以任何理由禁錮人民回家的大門,為了安撫榮民,可以用探親的名義,返回大陸老家。

    同年8月,《自立晚報》報道了一份民意調查認為民眾前往大陸探親“早就應該開放了”的比例達到64%,“現在正是適當的開放時機”亦達24.6%。開放大陸探親勢在必行。

    同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有限度的開放大陸探親。次日,行政院通過《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正式宣佈自12月1日起,民眾可赴大陸。

    10月16日,中共國務院也公佈了接待台胞的有關辦法。

    11月2日,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當天預定上午9時開始登記,淩晨就人山人海,幾乎衝破大門,辦妥手續的多達1300多人。如果不是何國才已經有跟幾個同鄉說好,那幾位同鄉說會辦理,何國才也會迫不急待的想要去排隊的。台灣紅十字會為辦理老兵返鄉作業,準備了10萬份申請表格,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被索取一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