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_第六十六章 老家生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老家生活 (第2/2页)

多半都沒有什麼排水溝,每到下雨街上就會積水,大路有鋪水泥或柏油所以積水,小路就是泥濘一片。所以何育華很快的也失去了去逛街的興趣,寧可裝病,裝水土不服,留在招待所內。

    在老家停留了兩個星期見過親戚後,他們又到太原。去見何國才的姊姊,也就是何育華的姑姑。見到爸爸,姑姑是老淚縱橫,直嘆說家裡人一直都當你死了,好不容易今生姐弟能在相見。何國才也是哭得很傷心,早年姊弟兩人感情不錯。姑姑大了何國才幾歲,她是長女,很照顧弟弟。

    待情緒平復之後,兩人敘說別情,『我這趟回來,除了祭祖,主要還是帶小華去看病的。』『小華生什麼病?台灣比較發達,台灣也不能治嗎?』早年兩岸互相隔絕的時候,台灣方面宣傳大陸人民生活生活是如何如何的水深火熱,大陸方面也是宣傳台灣人民都只能吃蕃薯,甚至只能吃香蕉皮。兩岸互相諜對諜,台灣跟美國合作,派出高空偵察機去拍照,大陸方面則是派遣間諜來台灣,何育華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時候還有什麼反諜的演習,學校會丟一些什麼紙片,或是哪裡畫記號當作匪諜的傳單,要小朋友去檢舉,會有獎勵。

    想一想就蠻好笑的,自己還挺當真的,只是說從沒找到過,也不知道是學校就是說說,還是自己剛好沒碰到過。現在兩岸雖然是剛開放,但是早年就有很多老榮民偷偷回大陸探親過,大陸人民一改當初認為台灣人都吃不飽,要吃香蕉皮的認知,知道台灣人都很有錢。在往後這幾年,偷渡客會層出不窮,等到大陸的經濟開始起飛後,才逐漸減少。

    何育華插嘴說『姑姑,爸爸帶我在台灣看了很多醫院了,都沒辦法醫,聽說我們老家有一間專門的醫院專治骨髓,所以想回來試試看,那間醫院好像在稷山吧。』『稷山阿,那地方我知道,我帶你們去。』姑丈自告奮勇,本來一回山西,何爸爸就要帶何育華去看病的,但是何育華認為自己的病不打緊,反正是慢性病,讓爸爸先去上墳,跟家裡的親人見面。因為看病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萬一要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那樣豈不就是耽擱了,到時候我留在那邊,一些家裡的親戚就見不到了。』

    在姑姑家逗留了兩天,在姑丈帶領下,何國才和何育華前往稷山的山西骨髓醫院看病。初次見到院長陽文水,何育華簡直就不敢相信。他一直以為山西骨髓醫院是間大醫院,醫生都是些年高的老中醫,可是眼前的醫院很簡陋,這也罷了,院長看起來很像村農,其貌不揚不說,手還有些殘疾。他一度懷疑是不是找錯地方了,可是那院長診治後,開出來的藥方跟之前他接受治療的藥方一模一樣。『這病確實是慢性骨髓炎,可是還是初期,不難治。每兩週照這各方子殺隻雞,每天貼一帖這膏藥,三個月就可以好了。』

    何國才聽了以後千恩萬謝,何育華也是大為羞愧,人家可是救了自己一條腿的恩人,怎麼可以以貌取人。

    在等待拿藥的時候,何育華才慢慢瞭解了山西骨髓醫院。

    楊文水,1943年6月出生,大專畢業,山西省稷山骨髓炎醫院名譽院長、中醫主任醫師、教授。一位由左手僅剩一個小指的殘疾人,把三間舊瓦房的村衛生所,發展成後世這所全國建院最早、規模最大、療效和科研最高的中醫專科醫院,在醫療界是享有德高望重、醫學精湛的科學家。1985年,楊文水就曾受到中共高層的接見,1986年國務院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因為何育華的慢性骨髓炎只是初期,所以拿了藥以後,在何國才對大夫千恩萬謝中,三人就回到太原。回到太原以後,父子兩人就商議以後的行程,何國才想讓何育華住太原的姑姑家裡。何育華有點不太願意,寧可住招待所。

    首先是因為他姑姑家不算太大,姑姑一男兩女,大女兒段璧雲目前在區政府上班,大兒子段圭專科剛畢業,二女兒段碧霞是剛讀大學,不在家。住的話,擠一擠是免強住的開,可是何育華擔心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會彼此干擾到。

    另外就是,不太乾淨..............,可是最後在姑姑堅持下此,最終還是住了下來。

    (以下為後世資料)楊文水在國際國內研治世界頑症骨髓炎達三十六年。獨創的中醫藥治療骨髓炎新療法,填補了世界醫學空白,何育華也是受益人,他為來自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12個國家地區和國內15.53萬例患者保全了肢體,全部恢復健康,繼續保持無一例被截肢的世界記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