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有間茶行的問題 (第2/2页)
所料,平均都有將近90分,雖然不是在頭幾名,但是也很不錯了,班導師好好的誇獎了何育華幾句。陳秀琴也回來了。 『媽,怎麼回事阿你怎麼急匆匆的就趕到台南去了。』陳秀琴回來,一回來也是忙著先將行李整理一下,一邊整理一邊說著台南的情況。 陳秀琴趕去台南的原因是因為,台南茶行的管理出現了大問題。在何家搬家後,茶行發展分成了兩個部份,台北總公司,台南的南區總營運處。原則上,各店的管理,由店長負責,這些店長都是正職人員,從原本招收的正職人員中挑選培訓。 而台北總公司,南區總營運處,和新成立的中區營運處,負責各區的發展,總控了,展店、財務、進、配貨,人事管理…等等事項。有間茶行從第一間小茶鋪開始,發展至今也不過兩年多,還不到三年。不論是茶行的歷史,招收的兼/正職人員,都是非常的年輕。年輕的好處是沖勁夠,可以從茶行的發展看出。缺點的話,就是難免有疏漏了。 目前負責南區營運的是趙婉蓉,林柏翰被調到了中區,負責協助陳秀蘭,也就是何母的meimei。 本來按照趙婉蓉之前的作法,將重心放在了展店上,儘速自在南台灣將茶行生意發展起來。一直是沒感覺到有什麼問題,直到負責開車送貨的陳叔,在閒聊中提起某幾間店生意真好,他兩天就要為他們送一次貨。她一時興起,想看看這幾間店生意如何,結果一查之下,查出了問題。 有間的每一個店長,都有很大的彈性自主全,或者說,一開始陳秀琴當店長,趙婉蓉當店長,林柏翰也當過店長,而當時有間處於草創階段,他們都有很大的自主權限,包括招收人員,上繳利潤,有的時候陳秀琴一句話,就讓他們提出該店一個月的利潤,去開分店,結果救出了問題。 出問題的這幾間店的店長都是同一個人,因為人手不足,加上都是自家的直營店,所以一個店長會負責好幾間店。有間茶行的店舖當初都是很簡單的,不像以後那些連鎖飲料店,飲品眾多,需要比較大的冰櫃,佔地較大。茶行最初都只有一個冰櫃,一個旗招。打得是先佔領市場,在慢慢擴充的計畫。 佔領市場也不是單純的就拼命找地方,只要地方合適了就開。何育華給陳秀琴的建議是,挑選學校,或是辦公室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點成線,然後囊括了一整片的區域。 因為如此,所以一個店長負責好幾個點,也不太成為什麼問題。只是如今,一查之下,發現那個店長負責的點都有問題。他所報上來銷售量和利潤,明顯與他從總部要求補貨的量有很大的落差。他負責的那一片區域,國中小密集,照理來說銷售量應該很高。可是他所報上來的銷售量逐漸下滑,他給的解釋是,那個學校的老師,禁止學生放學後路上買零食、飲料,必須直接回家。銷售量下滑,可是他每次申請補貨的量並沒有減少,反而比較增加。這讓林明珠產生了很大的懷疑。一查之下,果然發現了對方虧空的事實,所以陳秀琴才再大過年的時候趕下台南查帳。對南部管理處的總帳進行查核。 查帳的事,交給了陳秀琴帶來的會計師,這是外聘的會計事務所人員。陳秀琴則是在台南和高雄的店視察。帳目上,除了那個店長的虧空外,其他的店,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只是在各店的管理上,發現漏洞很多,像衛生做的馬虎,用料上不夠精確,浪費很大。當初雖然有訂定了一杯飲料大概放多少的糖,或是放多少的料,這樣一來,只要查核各店用料多少,銷售多少,就可以知道各店的狀況,這個店長也是這樣被發現的。但是這也只是各大概。各店的用料難免有些耗損,像是店員打翻飲料,或是自己喝掉了,店長甚至是店員請人家喝掉了。 除了店的管理有些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出現了很多競爭者,招牌飲料,珍珠奶茶被人家模仿,這不算什麼。而是台南現在也出現了像他們這樣的路邊攤茶行,這種生意模仿不難,出現在台南也有兩年了,人家看到生意好,自然也跟著擺。 其實,茶行出些問題,何育華反而有點高興,能夠提早發現問題,總比沒有發現,一次引爆來的好。畢竟何家沒有什麼從商的經驗。不過沒吃過豬rou,也看過豬走路。沒經過商,不代表沒處理的經驗。『媽,其實這些問題都還算好解決的。』何育華給媽媽出主意,在管控上,趙婉蓉也已經和陳秀琴商量好,每店都要紀錄每天哪種飲品賣出多少,這樣一來可以發現問題,一來也可以統計哪些飲品比較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