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 台灣動畫業 (第2/2页)
公司,主要業務為接受美國動畫,包括來自漢納巴貝拉(Hanna-Barbera)與迪士尼的代工訂單。由於王中元求學美國,採用美式企業管理方法,用高價聘請原畫師,因此成為當時全世界出口量最大的動畫代工製作中心。 『現在的台灣阿,宏廣算是最大的吧。前幾年,宏廣公司新大樓啟用時,那時候動畫年產量達到170部到190部,聘請超過一百多位原畫師。驚人的產量以及製作效率,你知道被好萊塢稱為什麼嗎?』說道這裡,范社長頑童似的故意賣個關子,還對何育華眨了眨眼,才說道,『魔術的宏廣」(MagicCuckoosNest)。』 宏廣成功了,它高薪聘請原畫師,雖然導致許多小動畫公司因為成本提高,無法生存而倒閉。宏廣引進了美式風格,與影人引進的日式風格,深深地影響了臺灣動畫產業。 『這麼厲害?!是因為,都是代工的關係,所以我根本沒聽過嗎?』何育華聽聞到台灣有這麼厲害的一間動畫公司,不由得疑惑道。『應該是這個因素吧。台灣的原創動畫,幾乎沒有什麼特別受歡迎的。』 范社長繼續說道『在早期,跟你說過中華創造過封神榜,之後呢,也是和日本東映合作過《三國演義》,部電影還曾獲得69年(ac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可惜,票房還是不好…』 『這麼慘阿』何育華惋惜說道,『改編傳統的故事,票房不好,可是台灣也沒有放棄,遠東卡通在民國70年(ac1981年)改編自王澤的《老夫子》,走改編流行漫畫的路線。』 『老夫子阿,那票房應該不錯吧,老夫子很有趣的,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是很有趣,這部電影票房不錯,可惜阿…後繼無力,兩年後。遠東想要將台灣本土漫畫改編成動畫。』 『那一部?諸葛四郎與真平?』『不是,說真的,如果真的改編諸葛四郎,說不定就成功了,改編的是敖幼祥的《烏龍院》。』 范社長一陣出神,接著說道『唉,台灣的漫畫產業慘,連帶讓動畫產業也慘,如果以一些有基礎口碑的漫畫改編,怎麼會讓台灣的動畫業完全失守。你沒聽過宏廣,因為他們都是代工別人的動畫。但是他們也推出過自製動畫,烏龍院票房慘,之後宏廣也推出牛哥漫畫作品,可惜阿…這部連大螢幕都沒有上過,在72年(ac1983)那屆的金馬獎最佳電影角逐上,輸給了泰威與手塚治蟲合作的《四神奇》,使得片商對宏廣的動畫沒信心,沒有戲院願意上映。』 『真慘…,那之後呢?就沒有人願意製作台灣的動畫了?』范社長苦笑了下,『可能以後吧,現在你不是也想做動畫了嗎?只是台灣現在的問題是,目前動畫多半以代工為主,可是台灣這幾年經濟起飛,物價上漲,帶動的薪資上漲,代工的利潤越來越薄,已經有一些公司,遷移到大陸去了,想借用大陸廉價的人力發展。這才是大問題,這種情況在不改善,遲早台灣動畫業會變成夕陽產業的。』 也就是這一席話,打消了何育華的原先大力收購日本動畫工作室的打算。『台灣的動畫業,真的比不上日本人,人家比我們發展早幾年而已,可是人家的動畫比我們精緻多了。也不是說台灣動畫完全不行,只是台灣動畫市場不夠大,導致願意投入的資金不多。』范社長繼續說了一些台灣動畫發展的困境。 『除此了資金之外,還有劇本等問題也困擾臺灣動畫。那些改編自漫畫的動畫都有角色設定問題。與原著的角色設定差距過大,或是因為資金限制,故而作畫變形,大幅降低觀眾觀賞的意願。』范社長感概的說道。 『所以我很看好你的動畫工作室,台灣動畫產業,靠代工起家,現在也被代工所擾,美日動畫大量回銷台灣,衝擊台灣市場。更進一步影響投資人的意願,如果要打破這種困境,還是需要一個好得劇本,這樣才有可能打破美日動畫的壟斷。』 原本,何育華是想要以收購來的GAINAX為核心,培養台灣動畫人才,可是他現在才知道,原來台灣動畫人才不是沒有,但是缺得還是那個,好得劇本。 這樣的話,問題又回到了原點,設法培養出更多的漫畫人才,有好得漫畫才,才有好得動畫產業,最基本的,只要將受歡迎的漫畫改編成動畫,都足以支撐起台灣的動畫產業了。 更何況,還有何育華呢,別人沒有好得動畫劇本,難道他還沒有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