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王安電腦 (第2/2页)
短幾年功夫阿。王烈真是個敗家子。』丁楓在一旁,也頗為氣憤的說。 王安電腦,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名字了。可是在它風光的時候,被IBM視為最大的敵人,被美國媒體認為,在90年代初,可以超越IBM的電腦巨魄。 據史料記載,1971年11月,王安公司推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處理機,引起新聞界的高度關注。當時因心肌梗塞住院的IBM掌門小托馬斯沃森看到報紙上的這條消息時,馬上便昏厥過去了。雖說,很有可能只是媒體的誇大其詞,但是,一個不夠份量的對手,記者寫出來也是遭人笑話。 王安,1920年出生於上海,歿於1990年三月。他十六歲時考入了交通大學。當抗戰結束後,他付笈美國哈佛大學。1948年獲得應用物理博士學位。 王安對於電腦的發展貢獻是非常巨大的。一生中發明很多東西,1986年7月4日紐約自由女神100週年紀念儀式中,王安被選為全美最傑出的12位移民之一,接受了裡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獲此特殊獎章的華人,只有王安和建築大師貝聿銘。1988年,王安再獲殊榮,被列入美國發明家名人堂。美國的這一名人堂自1901年創建以來,只有愛迪生等68人入選。 一台電腦,記憶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大量資料儲存的硬碟,一種是用於內部儲存的記憶體,Ram。 早期的時候,外部記憶體用磁鼓,內部怎麼辦呢?在王安之前,就是用一種水銀延遲線記憶體,這是二戰期間為軍用雷達開發的一種存儲裝置。 水銀延遲線的工作原理是水波。如果我們將將一塊石頭擲入水中,形成波浪,波頭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傳播到遠方某處,這就是水銀記憶體。可想而知,這種東西有多不方便。 水銀延遲線樣子是一根直徑10mm、長150cm的管子,內部充滿水銀,兩端各有一個轉換器分別進行電-聲轉換和聲-電轉換,這樣,脈衝信號從管子的一端進入,轉換成超聲波,960ms後超聲波到達管子的另一端,然後再轉換成電信號輸出。 可是,單是這樣是不能用的,還要配一些其他電路。除此之外,為了讓存儲系統穩定工作,水銀的溫度需要保持在40℃左右,因此要將水銀管置於一個類似混凝土攪拌機的容器中(如附圖),容器中設置有加熱器用來加熱水銀管。 然後,這樣的一個延遲線電路稱作一個通道(channel),每個通道可存儲10個91位的字,差不多1000個脈衝。 1951年3月,由ENIAC的主要設計者莫齊利和埃克特設計的第一台通用自動計算機UNIVAC-1,共有100個這樣的通道。 怎麼樣,光看,憑想像,就很可怕了吧…,幸而有王安發明了磁芯記憶體,原理就跟早期用的磁碟片差不多了。當然,樣子是不相同的。同樣都是用磁性材料去記憶,王安還發明了存取裝置,克服了磁性材料讀取一次資料,資料就會遭到抹消的問題。 王安的研究成果,在未來的二十年內,直到積體電路的技術突破前,都是電腦重要的使用裝置,王安因這個發明,才有了第一桶金,毅然從商,生產起相關電子產品。 稍微出神的想了一下,何育華回過神來,對丁楓還有吳玉蘭兩人說,『我們進去吧,如果能成功收購王安電腦,那我們有的是時間看得。』 何育華讓丁楓,在美國忙得事情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收購王安電腦。今天他們已經約好了王安電腦的總經理米勒,要商談收購的是事宜。 王安電腦,都以王安命名了,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了王安電腦的走勢,如同賈伯斯之於蘋果一般。而王安電腦,在王安過世後,江河日下,王安再生前,沒有像蘋果一般,安排好自己的身後事。 四人走進了王安電腦的大樓,前台小姐從行程上確認了幾人與總經理的會面,便讓四人直接前往總經理辦公室。 『總經理,您的客人來了。』『知道了,請他們進來。』秘書通報後,米勒沒有擺什麼架子,很快的便請四人進去。 『米勒先生,你好。』一進去,丁楓便像米勒打招呼,『看到你,我很高興,也很頭痛。不過還是歡迎你來。這幾位是?』前幾次丁楓來的時候,雖然不世一個人來的,但是米勒確定,他沒見過這幾個人,尤其是一個跟在丁楓身後,氣度不凡的年輕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