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_前情回顾 盛世清明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前情回顾 盛世清明篇 (第2/2页)

他们心中还是微微有些不相信他们的亲人刘娥。

    或许在汉人的传统中吕雉吕后和武则天女皇很少人能够看得明白吧。不过承天太后萧绰、刘后刘娥却是学习和实践成功的两个人,她们的理由是皇家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就是一件事,女人有能力也是可以挑大梁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不能把国事当做私事,个人的利益永远永远都在国家利益的十万八千里处。

    寇四建的前世寇准,对这位力排众议在出阵澶州的文臣来说,有胆有识。不过宋朝重文轻武,文人之间的战场也就是口和笔之战了。多一张口就少一份说服力,何况宋真宗赵恒提倡以德服人呢?

    寇准人生的悲剧或许真的是上天注定了,不过真的如此吗?韩信是有将才,可是刘邦和吕后真的信他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信。因为像勾践那样的人们虽然佩服但是也是会看不起的。更多也是会提防他们的。

    而宋真宗赵恒可是经历有人降辽,对朝中大臣信任有多少,宋真宗赵恒是不会给寇准等人答案的。

    潘梅的前世潘美随着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炅南征北战,韩国公。杨业杨无敌也是死后才是杨令公!官场有起有伏是必然的事,不过宋太宗赵炅的多疑不一定是好事哟。

    杨业大战雁门关的时候,潘美没有借兵。陈家谷之战的时候,杨业孤军奋战,潘美却心中还有嫉妒杨无敌之名听信监军王侁之言。若是没有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言,潘美等人可能会陪杨业杨无敌的。

    失去爱女潘八妹潘颖也让潘美在官道失去前进的动力,本来宋太宗赵炅就因为杨业的事在怪罪他了,可是曾经押注的底牌在人生需要翻牌的时候失去了,就像一个赌徒要翻本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底金不足。

    其实寇花楹的前世是潘八妹潘颖,而不是潘梅。至于原因后文会细说的。对潘八妹潘颖来说,她是不希望她娘亲韩雪依和韩王赵德昌被人欺负的。

    一个人被人欺负,不知道学会变强,那么他就真的可怜了,而不值得被同情。

    潘八妹潘颖知道被老爹潘美忽视的感觉,那个理由居然是她不是潘家的男子。可是这样她不会怪老爹潘美的,而喜欢吃喝玩乐韩王赵德昌,她潘八妹潘颖可不希望自己有夫君还会被人欺负。

    当赵德昌写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潘八妹潘颖是很高兴的,因为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潘美和宋太宗赵炅、朝中其他大臣对赵德昌改变想法的时候,潘美却因为杨业杨无敌两次支援的问题深深地被多疑的宋太宗赵炅怀疑了。

    潘八妹潘颖的伤势因为潘美不支援杨业,让宋太宗赵炅对韩王府的冷落,汴京潘府的潘家大夫人心中的忧虑,赵德昌的早出晚归都加速潘八妹潘颖的病情。

    宋太宗赵炅对韩王府的冷落和对潘家的冷落都让潘八妹潘颖觉得,她辛苦的努力白费了一样。而因为自己病重,不知道关心自己的王爷为什么还要早出晚归呢?

    若是家中有人生病,还有人加班加点,家中的病人会不会觉得我们变心了呢?更何况赵德昌以前给人们的感觉都不是很良好,病重的潘八妹潘颖不想就不可能了。

    李峰的前世是西夏李元昊,一个多疑必诛的皇帝。他从来都不相信任何人,种世衡也因为他的多疑实施了《孙子兵法》中离间计。在相信别人的同时也是应该相信我们自己的,为什么会众叛亲离呢?

    亲人朋友都没有可以相信我们的基础,他们能不离开吗?

    家需要的幸福和安全,朋友需要的信任和帮助。

    爱多一点,恨会少一点;爱少一点,恨会多十点甚至更多。

    梁豪的前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需要的不是作为官家的宋仁宗赵祯,因为赵祯不能读懂他的《岳阳楼记》,而庆历新政宋仁宗赵祯需要的是救急解围,而不是像欧阳修、范仲淹、韩琦想的那样图强。

    宋仁宗赵祯的脚步只是停留在帝都汴京,而范仲淹的脚步却是走遍九州多数河山。

    其实苏洵的《六国论》真的只是守土吗?澶渊之盟是守土吧!百万亦可!

    苏洵的等待可是《六国论》真正的读者没有出现,北宋有吗?南宋有吗?谁会是《六国论》的读者呢?当然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还是希望宋仁宗赵祯这些人能够读懂,因为只是他好友读懂是不够的。

    范仲淹的梦想需要中华民族多少人共同努力,答案就在读懂《岳阳楼记》的读者心中。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也是范仲淹同韩愈,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