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_第5章 男儿要自强 承天时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男儿要自强 承天时期 (第1/2页)

    潘梅隐隐约约觉得她给潘美的提示,潘美不是按照她希望的方向发展的。只见潘美速写了一道折子送到汴京了,宋太宗赵炅一看才想起自己的三子赵德昌来,听到自己的爱妃的提醒,他觉得是该给儿子找一个媳妇了。

    宋太宗赵炅想起潘美跟随哥哥赵匡胤和他左右,他是该感谢一下潘美了。既然潘美有意嫁女,宋太宗赵炅就顺水推舟了。

    因为雁门关大捷,宋太宗看到北征的希望,同样像杨业这样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而寇准在殿试中文章北伐之志与宋太宗赵炅有些吻合,不过宋太宗赵炅认为寇准的文章虽好,但是现在不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公元982年辽国辽景帝耶律贤去世,萧燕燕萧绰摄政,在大臣耶斜轸和韩德让的辅助下,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地位才稳固下来。

    萧后萧绰看到宋太宗赵炅在积极招文纳武,在曾经的未婚夫韩德让的建议下,萧后萧绰也开始学习宋太宗赵炅了,她开始了真正的励精图治了。从辽景帝死后,南方众人在真正见识辽国的脊梁萧后萧绰。

    而韩德让的名字高粱河之战,宋军可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失利,却谁又会知道辽将韩德让的存在呢?辽国韩德让和萧燕燕萧后的感情不断升温,汴京赵德昌和潘八妹潘颖的感情也是不断升温着。

    不过辽国处于半休养生息状态,为什么如此说呢?燕云十六州多以牧业为主,而中原大地多以种植为主。宋太宗积极准备于辽国开战,农业的生产壮丁是必不可少的!而与辽国开战,中原的大量壮丁必然会参军,依靠老人和妇女在家种田是肯定不行的,妇女织布的话还勉强可以,这样一来中原的粮食产量问题逐年下降也就注定了。

    辽军与宋军不同的是,辽军妇女和孩子带上牧羊犬就可以放牧了。从战马的优劣来说,北方的草料是肯定比南方多得,南方是种田的谁希望自己的田地里有几颗小草什么的呢?

    公元983年,宋太宗赵炅在潘美的多次上书下,潘八妹和赵德昌的婚事也终于尘埃落定了。韩王府,潘八妹潘颖依偎在赵德昌的怀中坏笑的看着赵德昌说:“官人!我们相恋了这么久,你为什么今天才答应迎娶我呢?”

    赵德昌微微一笑说:“娘子!小八妹!我们不是都才十六岁吗?我们是孩子急着成家干什么,你不是不知道我每天都要忙着收白菜和萝卜运往前线!哎,可惜只有杨业将军懂我呀!”

    潘八妹潘颖笑着拍了拍赵德昌的胸膛说:“官人,你愿不愿意将你自己交给我呢?”

    赵德昌由于是新婚喝酒是避免不了的,最让他头疼的是太子皇兄赵德崇和叔叔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廷美那是诚心欺负他。

    赵德昌微微点了点吹掉红烛说:“你是我的人,我当然会把我自己交给你!你可是我的韩王妃,我会永远抱着你!”

    潘八妹潘颖突然咬了一下赵德昌的手指拿出一张她与丫鬟潘小琴想了很久的韩王府家规。当赵德昌的手指按在那张家规上的时候,赵德昌才明白自己上当了,刚刚的话他怎么就那么糊涂的答应了呢?

    这时丫鬟潘小琴拿着一个木棍从床底爬出了,嘭!赵德昌的酒意已经醒了三分,潘颖大声念道说:“韩王赵德昌亲口承诺,我是韩王府的主人,他和韩王府将归我管。第一条,若是晚饭饮酒不得与我同房。第二条,我将陪着韩王,督促韩王一起学文练武。第三条,韩王府上下从韩王赵德昌开始要勤俭持家。第四条,韩王赵德昌要记得爱着我!”

    在潘小琴的护送下韩王赵德昌一个来到书房,这一夜。潘八妹和赵德昌都是彻夜未眠。同样天波府的好多人也是彻夜未眠,他们不知道曾经给他们补给的韩王赵德昌是不是会帮着潘美潘府。

    而杨八妹杨延琪和杨九妹杨延英、杨排风却是来到屋顶上,杨八妹杨延琪微微忧伤的说:“为什么?她是潘家八妹,就是因为她比我大几岁吗?还是因为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而他们已经接近成年了呢?”

    杨排风轻轻地拍了拍杨八妹杨延琪的肩膀说:“八妹可能是你以前惦记着韩王的王府令牌,韩王怕没有令牌不能进宫给他母妃请安吧!哎,我现在明白为什么他说我杨排风傻了!他都取王妃了,我还是一个烧火的丫头!”

    杨九妹杨延英叹息的摇了摇头说:“当他带着一千斤白菜和一千斤萝卜来我们天波府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很惊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