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_第17章 盛世清明 寇准遗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盛世清明 寇准遗恨 (第1/2页)

    宋真宗赵恒于十月初正式就道东行。那“天书”被载以玉辂,在前开路;王旦等一般文武百官随从;还有一大批供役人员,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

    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宋真宗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而宋真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

    封禅泰山这用去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种下了祸根。从此以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再也没有皇帝东封泰山,封禅泰山的历史从此结束。

    这场由王钦若执导、宋真宗主演的闹剧虽然暂时结束了,但真宗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那些阿谀取悦之徒也仍然不断向他“争奏祥瑞,竞献赞颂”,几至达到“全国上下如病狂热”的地步。

    三年以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可以说,一直到死,他都把这类自欺欺人的举措视作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

    公元1006年,宋真宗赵恒听信兵部侍郎、资政大学士王若钦的谗言,将寇准贬为刑部侍郎、知陕州,若说澶渊之前的苦劝宋真宗赵恒亲征,寇准心中还认为宋真宗赵恒是可以扶的刘阿斗。

    俗话说的救人要救急,寇准是救北宋的急,可是宋真宗赵恒在王若钦说澶渊是耻辱后,宋真宗赵恒觉得寇准不是很正直吗?他敢经常与先帝据理力争,为啥澶渊就不在坚持一下呢?不过这也只是赵恒瞬间的想法,也只有辽国退兵他才会这样想一下。

    从澶渊之盟签订后,杨六郎杨延昭没有听宋真宗赵恒的命令追击了辽军,宋真宗赵恒也没有过多责怪。寇准离开汴京后,王若钦等人矛头也就开始指向天波府杨家将了,天波府杨家将与王若钦的战争算是正式开始了。

    宋真宗赵恒和宰相王旦伪造天书和封禅泰山只是天波府杨家将和寇准只能上书,却没有实力去劝阻宋真宗赵恒。而关于寇准和天波府的上书都被王若钦和王旦叫人暗中扣压下来了。

    不过天波府杨家将还忙着另一件事寻找杨业杨无敌的遗骨,可以说承天太后萧绰无暇南顾的原因还是与天波府杨家将众人在辽国寻找杨业杨无敌的遗骨有关。

    若说天波府杨家将将杨业杨无敌的遗骨找到了的话,一直崇尚勇士的契丹辽军供奉杨业,也是给承天太后萧绰一个打击。

    还有一件事就是天波府众人都知道杨四郎,因为杨四郎在澶渊之盟后暗中回了一次天波府。天波府众人将这件事告知了与他们关系较好的寇准。

    而佘赛花想到陈家谷一战,天波府杨家将儿郎尽失,而大败辽军的寇准也被调离汴京,佘赛花心中万分怅然。她心中说:“不如就让四郎待在辽国吧!宋真宗是不可能再次去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也罢,老杨家就留一个后吧!”

    佘赛花忍痛气走了杨四郎,杨四郎拜别天波府后就回到了辽国。

    公元1009年,承天太后萧绰心中长叹看着自己的儿子耶律隆绪说:“杨六郎虽然一直与我们对抗着,哀家此生南征也没有希望了。哀家病重久也,韩德让爱卿,你要好好的照顾我儿耶律隆绪。”

    韩德让微微哭着说:“燕燕,你会好起来的!我希望你好起来的,如今宋朝在澶渊大败我们的寇准和杨六郎,如今宋真宗赵恒都不是很重用他们。你也知道宋真宗赵恒与王旦挥霍国库,我们乘虚南下,一统九州时可以实现的。”

    辽圣宗耶律隆绪紧紧的握住承天太后萧绰的手说:“母后,我是你的刘阿斗,刘阿斗的丞相诸葛孔明,我的母后你怎么忍心丢下我呢?皇儿还需要母后照顾呀!”

    承天太后萧绰微微摇了摇头说:“对不起隆绪,哀家总是会走的。隆绪,你也要快快长大。哀家老了,你记得今后要多听你义父韩德让的话。他是真心帮助我们大辽的!隆绪,你一定要记住哀家的话。”

    辽圣宗耶律隆绪哭着点了点头说:“母后,我会长大,我会听您的话的!”

    承天太后萧绰看了看杨四郎木易说:“你要好好的照顾哀家的女儿。无论是杨,还是羊,对得起家和国才是我们此生要做的!”

    杨四郎木易轻轻地点了点头说:“母后说的是!”

    韩德让擦了擦眼泪说:“燕燕,你此生国和家并重,韩某佩服。若你前世是吕雉吕后,那么我韩德让就是韩信吧!不过那些都是前世的事,燕燕,我此生能够与你相守足也!”

    承天太后萧绰微微点了点头说:“有你这句话,我心中就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