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调教_第37章 谋事与谋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谋事与谋势 (第2/2页)

,就是这个意思。认清形势、总揽全局,说到底就是要有一种谋势的意识、谋势的眼光、谋势的水平。

    大森又说,如何创造势,是问题的关键。“势者,因利而制权也。”通过策划并采纳有利的方略,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这种态势,就是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我们可以把涌起的大浪视为“势”,勇敢的冲浪者因利而动,乘势而上,借用外部有利条件,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我们常生活讲到的“谋势”,也是这个意思。

    高明的战略家,强调“谋势”,“谋大势”,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具体的战术对抗行动上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上。就战略而言,可以这样说,“势”已成为衡量战略运筹胜败的标志。当对抗的一方已经失势,处于一种丧失了主动权的两难选择时,这一方已经失败了,他们在事实上被对方所摧毁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黑铁胆说,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大森说,不错,这其中有大智慧。谋势与谋事,如果换成下棋的话,那就是谋势与谋子的不同了。

    古人讲,“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高明的棋手与人对弈,总是顾全大局,筹划全盘,然后适时攻守,方可稳cāo)胜券。若只注意谋子,争一时吃的痛快杀的潇洒,却忽略了大势的变化,即使开头赢了对手几招,最终也会因失去对全局的把握,落得个满盘皆输。

    弈棋之道如此,工作之法也不例外。一个睿智的管理者,首先做到对全局了然于,工作起来才会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虽然也辛苦忙碌,非但没有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反而产生负面效应,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善于谋势。不善谋全局,抓根本。分不清主次,看不出轻重,以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关键环节上出了问题。

    我们说要增强谋势意识,就是要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既要牢牢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全局,也不忽视事物的部分、局部;既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也不放松事物的次要矛盾;既看到事物的现在,也要了解事物的过去,更应分析事物的将来,充分了解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趋势。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去掌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态势,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中去寻找问题的症结,通过矛盾的个去发现带普遍的规律,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真理,从而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强调“谋势”,并非说“谋子”不重要。关键是要养成从谋势着眼谋子的能力,能站在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透过现象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把所谋的每一个子都看作在为谋势创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少急功近利,多从长计议,永远保持坚定正确的方向,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

    黑铁胆说,好,我明白了。要在谋势的构架中去谋事,要在谋势的全局中去谋子。

    大森赞赏地说,不错,不错。

    势无形却无处不在,无象却威力无穷。在对局博弈的过程中,时和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时度势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有人说,真正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战斗,不如说是一种有利的战略形势,也许战略形势是如此有利,以至于即使是它本不能收到决定的效果,那么在这个形势的基础上,只要打一仗就肯定可以收到这种决定的战果。

    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勇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我们现在正在涨潮的海上飘浮,倘不能顺水行舟,我们的事业就会一败涂地。

    对于这一点,许多企业家和经济战略学家有深刻的认识。国外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势”做了这样的描述:“我认识到,对我们有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势头。我们在大陆航空公司下面点起了一把火;我们迅速地盘旋,并加速爬升到了41000英尺的高空。很快,我们就无法停下来了。这是多么棒的飞行啊!”

    黑铁胆感叹道,是啊,得势与失势,相差万里。一切在势头上最好办,也最为省力。

    大森说,不错。下面我教给你谋势学的三字经——度、蓄、用。也就是谋势的三个步骤,度势、蓄势、用势。这里面还有诸多小的步骤,比如在蓄势中,就有乘势、借势、造势的不同。

    ------------------------------------------------------------------------------------------------

    nu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