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曲人开始的顶流巨星_第二百八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第1/2页)

    吃完午饭,简季修就兴致勃勃地和于海道:“正好我听今有户人家结婚,应该有请了子长唢呐的乐队表演,您要不要去看看?”

    “可以吗?”

    于海略微有些兴致。

    “结婚吗?就是图个热闹,看的人越多,他们越喜欢。”

    于海于是去围观了一下。

    子长唢呐的声音,比普通的唢呐沉闷一些,更像是那种号角发出的声音。

    不过整个吹奏班子配合起来就显得非常热闹喜庆了。

    之后简季修又带着于海去听了一出汉调二黄的唱段,并不完整,找了一位因为剧团解散而暂时闲家中的老艺人。

    剧团解散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员不够,而是因为入不敷出。

    直到临近傍晚,简季修领着于海走进一条老街。

    一边走着,简季修一边介绍道:

    “我爷爷以前是和他的老伙计们组了一个皮影戏班子的。自从他走了之后,戏班子也就散了。其他人虽然现不出去演出了,不过他们还是常常聚家里唱一段的……”

    于海跟着他七拐八拐地来到一户人家门口,远远地已经听到了一些乐声和隐约的唱段,只不过断断续续的,不太真牵

    简季修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发白身材有些句偻的老头开了门。

    他一看到简季修,有些意外,笑呵呵道:“简啊,今怎么有空过来?”

    “今是周末,我没上班。”简季修笑着指了指身旁的于海道:“我这位朋友想听听您唱戏,我就给带过来了,杜爷爷,您欢迎不?”

    “欢迎啊!怎么不欢迎。”这位姓杜的老头一听他们是来听戏的,立即乐开了花:“来,快进来,我们正练着呢。”

    进了门,来到院子里,于海就看到,此时院子里还有三个老头子,都是六七十岁的样子。他们手上分别拿着月琴,铜碗,马锣等乐器。

    简季修一一问好:“李爷爷,马爷爷,林爷爷……”

    几位老人家看到他来也非常高心样子。

    “简,最近怎么样?”

    “上班累不累啊?”

    “这是你朋友?”

    “……”

    简季修和他们聊,解释了来意,并没有特意知他们于海的身份。

    几位大爷也是很久不人前演出了,听闻他专门过来听戏,都挺开心的样子。

    为了礼貌,于海进门后就摘下了口罩,不过几个老人家显然是不认识他的,只是啧啧赞了两句,这伙子长得挺俊。

    “难得有年轻人想听我们这玩意儿。”

    杜老先生直接坐回自己的椅子上,拿起被他放地上的月琴道:“既然如此,我们给你唱一段吧!”

    着,他们几个人便动了起来,一阵缠绵婉转地乐声过后,杜老先生开腔:“姓桃居住桃花村……”

    和于海之前听过的秦腔都有所不同,也不是他以前听过的老腔,更为婉转细腻一些。

    一段完毕,于海毫不吝啬掌声:“唱得真好。”

    这不是于海吹捧他们,而是觉得他们唱得确实很好,听简季修的介绍,这是几位老人家干了一辈子的事了,演唱技巧已经成为本能,即使身体机能下降了,也还是非常惊艳。

    获得掌声,几位老先生笑得很开心,谦逊道:

    “老喽,气没以前足了!”

    “好几年没登台了,生疏啦!”

    “你喜欢,就再给你来一段儿!”

    着,几个人又兴致高昂了好几段。

    于海也没有打断他们,只静静地听着。

    直到几位老人家略微有些累了,才和简季修给他们倒了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唱的是碗碗腔?”

    “对。伙子还懂这个?”杜老先生有些诧异:“现年轻人都不听这个的,我以为没人辨认得出了。”

    “以前有幸听过老腔。感觉区别还是蛮大的。”于海道。

    “老腔啊!”杜老先生闻言了然,又叹了口气:“我都许多年没听过了。”

    “是呀。”之前敲着铜碗的林老先生也叹气:“自从于老头走了之后,就没听过人唱了。现的年轻人都不会这些,也不愿意学。”

    “等我走了。”杜老先生放下月琴,有些意兴珊起来:“估计我们这一支,也得断了。”

    其他人都齐齐沉默。

    虽然不愿意接受,但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也没办法。”

    “你们没想过找一个接班人吗?”于海想了想,还是问道。

    几个老头子沉重地摇了摇头:

    “没人愿意学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