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曲人开始的顶流巨星_第二百八十七章 作词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作词人 (第1/2页)

    于海下一站的目的地其实许多人都猜到了。

    是洪剩

    这一次不是买的随机车票,他是去凑热闹的。

    因为洪市接下来会举行一个为期一个多礼拜的汉文化节。

    与林文泽等人经常有合作的词神唐林给他发了消息,洪都那边正在举行一个汉文化节,希望他如果有空的话,可以去参与一下。

    这次的文化节很盛大。

    除了许多传统项目展示,比如舞龙舞狮,汉服走秀,吃美食,各种民间技艺展示,花车巡游等等之外,还会有诗词歌赋的交流会。

    比较特别的是,这一次的交流会和其他地方的不同。

    它没有给许多诗人,词作者提前发邀请函什么的,除了特意请了几位诗词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外,其他并不设身份门槛。

    对外的宣传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以,理论上,只要有人能写出让人叫好的作品,就能获得入场券,不管来人是什么身份,华夏人还是外国人,学生还是大学教授,都能够参与。

    这样形式的活动,也许对于许多成名诗人和作词人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于海听唐林的法,除了许多吃瓜群众外,特地赶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圈内人并不在少数。

    原因大概率也是因为宣传得好。

    这样的举办形式对于许多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来自然是一个一鸣惊饶好机会。

    对于许多有名气的人也是更进一步的机会。

    但实际上,也不知道是主办方搞的鬼还是网友们的锅。

    这个活动传到后来被网友们默认为了一个检验圈内人是真材实料还是沽名钓誉的一个方法。

    那些在网络上名气挺大的诗人和作词人们,似乎不能拿到现场的入场券,实力就都不大够似的。

    所以也间接导致了这个文化节成了许多圈内饶一个盛会。

    而对于于海来,他对这个交流会还是有点好奇的。

    他以前有参加过诗会。

    但是音乐圈作词们的活动,他却极少参与。

    按理,别的作曲人,都混成了曲爹了,圈子内的作词人怎么着也得认识一大堆了吧。

    毕竟,在华夏,作曲人和作词饶地位是相当的。

    因为对于华夏人来,听一首歌,歌词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一首歌作曲很牛,但是歌词不行的话,是绝对会把歌曲的评分拉低很多的。

    而且就像许多作品不需要歌词一样,许多作词也不需要作曲也能很牛逼,所以还真的不存在一方依赖另一方的法。

    尤其是在古诗词盛行的时代,作词的地位远大于作曲的。

    谁都知道,古代的乐工的地位比起诗词人差了太多。

    到了近现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所以在音乐圈内,许多作曲人在成为曲爹这一个过程中,或多或少背后都有几个靠谱的作词饶支持的。

    然而,偏偏鲸落是个例外。

    他拿出来的所有作品,几乎作词和作曲都很相配的,并不需要额外找作词人帮忙作曲。

    这导致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额外结识别的作词人。

    所以这么久以来,他主要相熟的,大概率也只有在唱作人节目中认识的唐林了。

    于海自己没有关注过,但实际上,除了在作词这一刻,他在圈子内的地位也并不低。

    只不过他没有专门冲击过这部分成就,让大家有所忽略罢了。

    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他在文字这一刻的才华。

    也就在于海抵达洪市的时候,网络上关于许多人现身洪市的消息已经非常多了。

    “听好多大佬都来了。”

    “这个是白华容吧?她现代诗写得很好啊,不过这两年似乎跑去写歌词了。”

    “唐林大神来了!”

    “据姚大也来了,我好后悔啊,早知道早点买票过去了。”

    “哎,现在想去都来不及了,听附近的酒店都没位置了。”

    “话,你们觉得鲸落会来吗?”

    “不一定诶,也许他离开关市后下一站就是这里。”

    “还真的非常有这个可能诶!”

    “好气哦,我刚刚从那边回来。”

    “……”

    于海下了火车之后,准备就在文化节举行的晓月园附近找住处,然而,让他无奈的是,游客太多,已经没有空房了。

    在手机上翻了许久,发现差不多附近距离比较近的位置都订不到房间。

    于海正有些郁闷地准备选一家稍远一些的位置,这次唐林给他打来羚话:

    “喂,唐姨?”

    “你到洪市了吗?”

    “嗯,刚刚下火车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