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在三清观的论道 (第2/2页)
不对,便只是和那喇嘛笑着拱了拱手,也没有多什么,只朝着邵宜施和魏卜知问道:“师伯师叔,怎么回事?” 魏卜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沈图虽是感觉有些滑稽,可也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便对拖施索加笑道:“我是修道的人,参悟的是本身根本大道,对于你们佛门,实在是没有兴趣,大师请便,我们就不留你了。” 拖施索加却坚定的双手合十道:“施主还没有听过我宁玛一派的佛法经意,为什么要这么武断?不如我们找地方坐下好好聊聊,施主你了解一下,再做抉择,怎么样?” 听了拖施索加这么,沈图倒是无所谓,但见两个长辈听后两眼放光,便对魏卜知这个地主笑道:“既然人家怎么盛情难拒,咱们也不好反对,师伯,您在这里熟悉,就麻烦您给找个地,我们也听听这大雪山的**道。” 魏卜知笑道:“跟我来吧,刚才我才想起来,这里是三清观的后山,只要翻过前面的那个山头,我们就能顺着路到三清观,到了之后,你们,我们听。” 四人定之后,便到了这山上的悬空三清观,这三清观建的也是奇异,可以和恒山的悬空寺相提并论,虽然在规模上远远不如,可是却也是一个设计理念,在七十多米高的山崖绝壁之上,掏空了石窟,各个殿堂一字排开,内侧是石壁,外侧磊了一层的砖石,采用单檐歇山砖木结构,样式大各异,高低错落,更显奇巧。远远望去庙宇巍峨,疏密有致,缀于崇林幽壑苍松翠柏之间,别具特色。 这看着好看,却也是难以攀爬,只有一条刻在悬崖峭壁的石阶,上下联通着两个世界,这石阶也是陡峭的很,走在上面,人不自觉的便会将身子贴在墙上,侧身前行,石径靠山崖这一侧还刻了四个不知哪年哪月刻上的大字,“求道艰难”!
四人好不容易到了三清观后,由魏卜知出面借了一间讲经堂来用,是讲经堂,不过是个大些洞而已,正对门是三清图像,两侧墙上写了许多的经文,沈图再一细看,发现哪是什么经文,而是密密麻麻的各种“道”字,字体不同,却也有几个得了“道”字神韵的,看的他不觉间有些神往! 四人重新见过礼之后,沈图魏卜知和邵宜施先是给三清上了香,然后坐在上首的蒲团那,而那拖施索加却只是行了一个大礼,却未曾上香,起身后坐在了下首。 两边落座了之后,那拖施索加先开口道:“沈施主,贫僧见你身上颇具佛光,也是可堪造就的一位居士,我宁玛派有十三部显教经论,它们分别是《俱舍论》《因明论》《部律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入行论》《根本智论》《回诤论》《无常观论》《解脱道论》。通任意一门,便可以得脱苦海心至彼岸!” 那邵宜施听了这几部经典名称之后,心中都是有些动摇,他情况特殊的很,没有学得法术,只有些奇术护身,对于这么经典,他几乎是本能露出一种贪婪。 而魏卜知却是不动声色,因为他有自己的占卜之道,知道自己的深浅和前面的路在哪里,不迷不惑,只要走下去就好,此时的他看向了沈图,他要看看这个后辈是怎么处理眼前的事的。 沈图微微一笑,问道:“心至彼岸,那么身呢?到了彼岸之后,这个身子又要如何?” “自然是将这皮囊丢在此岸,回赠天地了。” “可为什么不带去彼岸?” “彼岸极乐,怎么能让染了红尘的皮囊沾污?” 沈图这时候才放生笑道:“你这喇嘛,你那彼岸也是气的很,能容三千世界,却容不得这一身皮囊?能度八部天龙得出苦海,怎么就度不得这皮囊rou身的滚滚红尘?” 拖施索加笑道:“沈施主果然有世慧灵根!可却不知,这皮囊也在三千世界中,在此岸或在彼岸,有什么区别?这红尘虽是苦海,本身便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一部分而已,只是人活其中不知其乐而已,需有无上法醒,才可不迷不惑,由此及彼!” 沈图摇了摇头,笑道:“我知此间乐,不思彼岸。” “施主还未觉悟,自然不思彼岸,确切的,不是不思彼岸,而是施主不知彼岸。” 沈图眼中一转,笑问道:“我是舍不得这一身骨血,你那彼岸,可以得长生否?” 拖施索加笑道:“沈施主,论道讲禅我们求的是大自在,求得是自身大慈大悲的觉悟,更是求的看透一切的本质,成就一切的本质,对于长生,我们不执着的,执于物,则心生挂碍,心生挂碍,则有大恐怖,我们又怎么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你现在就是在找不痛快啊?” “不,将施主度入我宁玛寺不是我的执着,而是施主的执着!” 听了这话,沈图只觉得头中一昏,脑子发沉,随即舌上颚,运气用了道家真言术大叫一声:“吒!” 这一声将那拖施索加震得向后退了两步之后,沈图才缓过神来,那拖施索加连忙道歉道:“贫僧心急了,不自觉的便用上‘开示大明咒’,还望施主恕罪!” 沈图面色发白,原本他的精神便已经疲惫的很了,又经过了这么一翻折腾,哪里还受的住,他看了邵宜施一眼,声道:“看来又要麻烦师叔了。”完,便在蒲团上歪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