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对什么呀对? (第1/2页)
扪心自问,自己如今在古玩界既便还没有到“人神共愤”的地步,至少也是人人喊打。 现在又说:要重点宣传自己,以提升文博会的“品质”和“形象”? 敢不敢先征询一下同行们的意见? 李定安就觉得这事挺不靠谱,当然,工作还是要支持一下的,反正就是拍几张照,讲几句话的事情。 至于有没有效果他就不知道了。 …… 一晃眼,又过了一周,文博会如期举行。 跟着开了两次会,又做了一次实地彩排,最后主办方把李定安安排在大柳树鬼市的中心商场。 这是本次展览会的“民间收藏品”的展销区之一,另外两个展区当然在潘家园和琉璃场,其它两处李定安没去,具体怎么样不知道,但大柳树就主打一个特色:杂。 几千个平方的展厅里,东西那叫一个五花八门,那叫一个琳琅满目,小到钱币到大到石狮子、罗汉床,凡是文物百科中收录的,就没有在这里找不到的,可谓是原汁原味的呈现了大柳树鬼市的特色。 当然,没楼下市场里那么乱,毕竟是展览,至少东西不是一摊一摊的摆,大都摆在展柜里和货架上。 参品大都来自民间收藏家,各省市哪个地方的都有,由市文物局下属的文物交流中心征集,再由主办方邀请的专家海选,至少能保证参展的东西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全都是真品。 价格也相对合理,所以,到这里你没必要“淘”,也不可能有漏给你捡,只要看对眼,买就行了。 而李定安和其余五位专家就被安排在展区的一角,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为购卖展品又有点不太放心的这部分顾客进行二次鉴定,二是为那些因为离得远,或是听到消息晚没有来得及参加海选的藏友的藏品进行甄选。 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到位,既便才是开展第一天,既便大柳树的知名度相对潘家园和琉璃厂要低不少,但刚刚八点半,展厅刚刚开门,就涌进了上千宾客。 而且这才是第一批,已提前在线上预定门票,这会儿正在楼下排队,或是被主办法分流到市场内的客人更多。 大部分都是买家,抱着东西来甄选的也不少,包括李定安在内,六位专家将将坐定,已经开始有人往这边来了。 怕引起混乱,主办方一次性放进来的人不多,大概三十来位,不是提着箱子,就是抱着盒子。应该是提前看过专家资料的,很有目的性,大都是来了后就直奔心仪的专家。 所以,有的专家桌子前人多,有的桌子前人就少。就比如李定安,三十多位藏友竟然没一个来找他的。 不过这赖不到他,是主办方的宣传问题:就像坐他左右的谢原平和张副教授,楼梯口就有个人海报不说,还提前拍过视频,更是在展览会的发布会中露过脸。 李定安也拍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放,包括这会儿,别说水牌,他面前的台卡上就写了单位和姓名。 他估计举办方应该憋着什么招,况且真没宣传也没关系,李定安巴不得这次能低调一点。 他一点都不急,不紧不慢的取出手电和放大镜,也就刚刚摆在桌子上,对面传来“咦”的一声。 他下意识的抬起头:一位五十左右的大妈,穿的很普通,脸色有些黑,皮肤稍嫌粗糙,手上密密麻麻,“长”满了褐色的斑点,身上还隐约有股油烟和调料味。 李定安轻轻的抽了一下鼻子,心里就有了判断:这位大妈应该是摆摊卖炸串的,而且十有八九是京城本地人。 再往下一看,手里没提箱子,也没抱盒子,就胸前斜挂着一只人造革的皮包,估计东西就在里面。 他温和的笑了笑:“阿姨,你要看什么?” 大妈却没吱声,先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又看了看他面前的铭牌:京大文博学院,李定安。 除了这九个字,再多余一个都没有。 “娃儿毕业没有?” 李定安愣了一下,老老实实的回答:“没有!” “噢~~~” 声音拉的极长,但就这么一声,她刚刚挨到椅子的屁股就抬了起来,抱着包就走。 谢原平“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随即,又引来旁边几位专家的哄笑声。 李定安好不郁闷。 虽然现在读的是研究生,但大妈问的是“毕业没有”,而不是“大学毕业没有”,那怎么办? 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吧:摄像机就在旁边拍着呢,而且是现场直播。 所以更不好吹牛:阿姨,我名气特大,不信你上网搜搜…… 大妈也挺机灵,趁旁边的人乐呵的功夫,她“哧溜”一下就坐到了谢原平的面前。 排在后面的是位年轻人,也不在意,一边笑着,还一边帮她扶了扶椅子。 大妈再一看介绍,这位就靠谱多了:谢原平,京城玉石协会知名鉴定专家、京城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京城电视台大型寻宝栏目《紫禁之巅》特约专家…… 她拘谨的坐了下来,又拉开包,取出一只约摸巴掌大小的盒子:“谢专家,这东西您给看一看!” “好!”谢原平接过东西,“哪来的?” “捡的!” “您这运气不错!” 随意调侃着,谢原平打开了盒子,慢慢的,脸上就浮起了玩味的笑:“还真是捡的!” 反正也是闲着,李定安歪着头瞅了瞅:是一枚玉石印章,顶钮是一只卧狮,底下四四方方。印不小,高大概有六公分,底印约有三公分方圆。 也是巧,绿色质地,碧玉。 只是一眼,谢原平就摇了摇头,然后拿出了印,当看到印文时,他“哈”的就笑出了声。 李定安就在旁边,看的也很清楚,当看到阴刻楷体的“曾文正印”四个字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古怪。 好家伙,曾国藩的印,而且刻的还是“曾文正”? 正暗暗好笑,谢原平就把印和盒子往前一推:“假的!” “专家您都没仔细看,就说是假的?” “不用看,就是假的!” 谢原平没一丁点客气,“下一位!” 大妈有点不乐意,但估计也知道点什么,不情不愿的收起东西,又站了起来。 然后,她就看到了正咧着个嘴在旁边看热闹的李定安。 大妈先是一板脸,然后眼珠一转,又顺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