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全家都和李定安犯冲 (第2/2页)
千万,我叫伱爹……” “啥?” “嗡”的一下,雷明真的脑子里炸了一下,直勾勾的盯着李定安,“五千万?” 李定安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我的天……你才花四十万?打嗝算什么,搁我非和你拼命…… “李专家……李老师,您开个价……”林子贤像是要哭出来一样,“一千万行不行?你把画还我……” 你当这是过家家? 买定离手,钱货两迄,无论是情理还是法律,都没有“还回去”的说法。“林总,退是不可能退的,而且现在只是猜测,是不是郎世宁的作品还要验证。” 李定安轻轻一叹,“即便是,这幅画也值不了五千万那么多:一是油画,二是只有署名,再没有任何题跋和鉴赏的印章……” 顿然,林子贤的眼珠就红了:你搁这忽悠谁呢……老子专业干古玩的,还是国际古董商,值不值我不知道? 换成其他外国作者的油画作品,国内市场的价格肯定要打个折扣,基本都是折一半。但换成郎世宁:你就说涨几成! 要问为什么:他是第一位将中西画法相结合的画家,创“新体画法”并传授如意馆画师。更是他将油画技法带到中国,并传授与世,之后才有了那么多“中西兼融”的名家。 说他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宗师级”的艺术家,一点都不过份。 除此外,故宫里的墙上、柱子上、梁上、窗棂上,他的画作依然存有上百幅,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油画风格。所以,谁敢说他的油画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没关系? 而且不止是国内,在国外他的作品同样大受追捧:拍了两亿多的《乾隆大阅图》第四圈《行阵》,就是在法国图卢兹被英国人拍走的。 这幅画上也确实没有印鉴、没有题跋,但同样是油画,他画的《贵妃像》上面同样没有,甚至连署名都没有,就只有画,照样在香港拍了一亿六千万港币。 啥,你说那是乾隆的纯惠贵妃肖像画,世间只存有两幅? 这一幅难道不是肖像画?我还说这是郎世宁的自画像,世间独有,岂不是更贵? 林子贤至少有八成的把握,这是郎世宁暮年之时自知回国无望,画的自画像。
不然呢,那可是梵蒂冈的青铜华盖,谁敢拿来当背景图? 呵……你说画上这人也可能是教皇?哈哈……更贵了! 唯一有一点,这幅画篇幅比较小,只有《贵妃像》的四分之一。 但再小,也绝对不会低于五千万……不夸张,只要李定安同意退,李子贤抱着大腿喊声爹都没问题。 “李老师,算我求您,一千五百万……您也说了,是不是郎士宁作品都不一定,不能再高了……” 扯什么淡……和你客气一下,你也当真? 自己撇过不谈,就说孙明方:他下了结论的东西,国内敢置疑的专家有几位? 丁立成都不行,至少也得是项志清这个级别…… 转着念头,旁边又传来“咦”的一声:“你又捡了什么东西,一千五百万都不卖?” 你是真经不起念叨,还这么闲昨天才来,今天又来? 好像早就知道丁立成要来,孙明方急不可耐的招了招手:“老丁就等你呢,快来快来……” 说着人就到了面前,李定安伸出了手,和丁立成握在一起:“丁老师不忙?” “忙,但昨天不是耽搁了么,没顾上帮林总看,今天只能忙里偷闲抽空来一趟……” 林子贤的东西,还和孙明方一起来看……哦对,还要加上昨天的马献明。 什么物件,这么兴师动众? 正想问问,孙明方一扯丁立成:“仔细点,看这是谁画的?” 李定安怔了怔,又叹了口气:这幅画能难住自己和孙明方,但肯定难不住丁立成。 不是鉴赏水平不如他,而是丁立成天天在故宫转悠,一转就是十多年,郎世宁刻在柱子、梁上的雕画以及油画又那么多,足够给他留下很深的印像。 孙明方又让他看仔细点,等于提醒丁立成:你肯定见过相似的作品……丁立成就是用排除法,把知道的会油画的画家列举一遍,也能猜出来。 等他再看出这幅画中还应用了国画技法,就简单了,可能都用不了五分钟。 果不其然,刚扫了两眼,丁立成又俯下了腰:“油画……唉,这画风有点眼熟?” “我问你是谁画的,不是问你熟不熟……再看!” “典型的油画技法……嗨,好像还有点工笔……咦,三白法?哈哈,中西合壁,却如鱼水交融……就这笔力,绝对出不了‘洋四家’……让我想想: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安德义……” “啪……” 他猛的拍了一下手掌,“郎世宁?” 孙明方没说话,只是竖了个大拇指。 “真是郎世宁,还是肖像画……嘶……” 丁立成心头微震,剩下的半句没来及说:还是晚年时期的全笔? 所以,这绝对是他的自画像…… 他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故宫中有资料记载:乾隆中期郎世宁就很少再作全画,基本都是他画主要部分,剩下的都由弟子或其他宫廷画师完成。 既便为皇帝和后宫画像,也只画乾隆、皇后、太子颙琰、令妃这四位。剩下是他只是构靳线条,最多再设色,然后交由其他画师补充。 包括拍了一亿六千万港币的《乾隆纯惠妃肖像图》,也是这样画出来的。 连贵妃都这个待遇,别人更不值得他动笔,所以自画像无疑…… 看了好久,确定了不再确定,丁立成才惊愕的抬起头:“这画哪来的?” 依旧没人说话,但目光都转向他的身后。 丁立成回过头,然后,眼睛睁成了两个“o”:林子贤的? 林总,你和李定安……是天生的八字犯冲吧,估价近十亿的宋代手抄本被他鉴定为伪本才几天,又被他捡走了这么大的漏? 不对……应该这样说,你全家都和李定安犯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